第96章 早朝(第3页)

  老朱看向李善长,叹了口气,“你说,为何朕的大明,与前朝相比,如此脆弱呢?”

  李善长一顿,正色道,“陛下,秦始皇一统天下是靠得历代秦王积攒下的家业,而天命归汉,也不过是汉高祖接过了大秦的基业。”

  “萧何入咸阳尽取大秦法典,汉承秦制,可以说汉朝不过是秦朝换了个姓氏罢了。”

  “而大唐建立前,基业也极其雄厚,其后各朝亦然。”

  老朱眼中露出仇恨,恨恨道,“那就是说,咱从北元手里抢过来的是一堆烂摊子?”

  李善长叹口气,“是的,陛下。洪武初年之际十户九空,天下萧条,民不聊生,实在是积重难返啊。”

  老朱看向李善长,“可有破局之法?”

  李善长眼睛一闪,说道,“陛下,有。”

  “哦?”朱元璋不自觉身子前倾,“你来说说。”

  “有兵。”李善长坚定道,“有兵,有精兵!有足够的精兵才是唯一的出路!就用刘秀的法子,广积粮,养精兵!”

  “可是…”李善长一顿,“刘秀这法子要养,而且见效太慢,北元人不会给我们时间的,要想解燃眉之急,臣愚钝,实在是无能为力啊。”

  老朱嘴角一扯,看向其他臣子,“你们有什么办法多些兵,来挡住那群鞑子吗?”

  群臣一阵沉默,毕竟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因为征兵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将青壮年都征走了,那种地的主力就没了,要想生出新一代的青壮年,还需要一个不短的时间,期间国家税收就会大幅度下降。

  而且,征兵之后,养兵也是非常费钱的,

  练兵、薪俸、吃食、兵器、盔甲、战马,/

  随便说出一个,那都是烧钱的无底洞,

  傅友德和蓝玉带出的兵,是集全大明之力,挤出的最后一点了,

  再想征兵的话…

  不好意思,真一滴不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