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下地(第2页)

  想到这里,不少的百姓都蠢蠢欲动起来,原本银行大门外戏台上唱着的戏曲在他们看来也不是那么吸引人了。

  他们更是不再逗留,径直就朝着家里走去。

  不一会,在两大银行外,就排起了长队。

  看着这一幕,朱仲杰满意的点了点头。

  此后仅仅一个月的时间,两大银行总行以及在各省府的分行便吸收到了存银两亿三千多万两,这足以见得,银行在大明的受欢迎程度。

  不过朱仲杰在处理完银行的事情后,便将注意力又投到了农业上去。

  随着春耕的开始,不少地方的农民都开始了耕种。

  而经过两年时间的培育,诸如红薯,小麦,玉米等物的种粮都已经足以支撑全国的播种。

  而随着这些种子的下发,大明各地的百姓都开始种上了这些高产量的东西。

  朱仲杰先后去了宣府,大同,河南等地,视察了一下今年春耕的情况,可以说效果十分的不错。

  而今年也是这些高产作物大规模播种的第一年,等到收成以后,大明的粮食危机将直接翻盘,不复存在。

  在河南卫辉府新乡郊外的大片土地之上,一望无际的金黄色,随风飘来的麦香,都让朱仲杰看着十分的舒适。

  在河南布政使司的陪同下,朱仲杰这一路看到了不少的麦田都是一幅丰收的景象。/

  以前都说在满清入关以后,小冰河时期便开始有了好转,之前朱仲杰还觉得有些玄乎,不过眼下一看,还真是这么会事。

  不过天气的变化跟谁主政可没什么关系,完全就是时间的作用。

  现如今大明还在,天气就已经有了好转,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这一亩地能产多少麦子?”

  朱仲杰来到田埂旁,摸了摸身旁沉甸甸的麦穗,问道一旁的新乡县令。

  “回王爷,这里是沿河两岸,水源丰富,土壤肥沃,加上用的是王爷提供的优良麦种,一亩地的产量是六百余斤。”

  听着县令的回答,朱仲杰已经非常的满意了,这些麦种都是他从空间里连队里偶然获得的,两年的时间不短的培育这才有了这么多的麦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