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评定功劳(第3页)

  而排在第二的,便是朱仲杰带去的三千京营兵了,其中又以张煌言,郑森,曹云蛟三人为首。/

  排在第三的便是四川的本土官员,例如曾英,杨展,王祥,于大海,李占春等将领。

  而分别于武将的,便是那些川地文官们,其中陈士奇,龙文光,刘之渤,以及重庆府的那些知府,知县们,也都名在其中。

  这些倒是没什么奇怪的,倒是里面居然还出现了瑞王朱常浩,倒是让朱仲杰有些奇怪的。

  “玄著,炎武啊,为何将这朱常浩放在了里面?”

  早就想到了朱仲杰要问这个问题,张煌言赶紧放下手中的茶杯。

  “国公,最近这藩王们已经开始逐步进京了,这朱常浩的事,多少会对藩王们有所影响,所以属下觉得将瑞王移进来,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瑞王毕竟给朝廷捐了这么多银子,要是能够获得一些封地,也能体现朝廷的胸怀。”

  这倒是朱仲杰没有想到的。

  瑞王朱常浩上一次给陈士奇留下了百万巨款之后,听说是倾其所有了,整个人回去之后更是病倒了,这要是传出去,确实对这次坑蒙....不对,封国的事情有所影响。

  朱仲杰想了想,便同意了张煌言的建议。

  不过这上面也只是列明了这些将领们在大捷之中所立下的种种战功,至于如何封赏,上面也仅仅是一些建议,最后的落笔权,则在吏部和皇帝的手中。

  朱仲杰并不想干预,不过对于其中几人的安排,朱仲杰倒是已经有了决定。

  想到这里,朱仲杰直接拿来笔墨,在上面便标注了起来。

  几乎所有的武将,都被朱仲杰所标注,因为朱仲杰对他们早就有了安排。

  新军整编后,将会有他们的一席之地。

  至于其他人,那就交给吏部决定了吧,毕竟是别人的活,朱仲杰一人给干了,人家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