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大明的官也不好当啊(第2页)
“前几日,胡大人所在的礼部听说要裁撤官员,有钱有势的官员们纷纷向上官送礼,希望留下,可是胡大人家饭都吃不起了,哪里还有多余的银子,便没有送。
今儿个晌午胡大人失魂落魄的走了回来,谁问也不说话,两刻钟后,胡李氏才发现胡大人在自家茅厕自缢而亡了。”
牛大典的家就在胡益客家旁边,所以对胡益客的事情还是知道的很清楚的。
只不过牛大典家的遭遇要比胡益客家好很多,因为他的弟弟牛大力就在京营当差,还是朱仲杰的亲卫,前些日子送了些银粮给牛大典家,他还救济了一些给胡益客家。
看着躺在地上的胡益客,牛大典不断地摇着头。
论办事能力,这胡益客算是礼部的佼佼者,为人清廉,又没有什么背景,在礼部被打压着,一直不能够得到上升。
朱仲杰了解了前因后果后,叹了口气,看了看一脸死色的胡李氏,又看了看那三名还有些懵懂的孩童,心里有些伤感。
大明官员的俸禄自洪武二十五年定下来以后,几乎没有变过,不也不能说没变,只能说越变越差。
老朱家的官也是有史以来过的最贫苦的官了,无论是前宋,还是后清,大明官员的俸禄都没办法看。
朱仲杰在后世读书的时候看过一段史书,上面记载着一名县令调任以后由于没有赶路的银子,没办法只好变卖了所有的家产,才勉强凑齐了上路的银子。
到任以后,又没有银子购置新官衣,最后只能穿着上一任的官衣办公直到再次调任也没有多余的钱置换新的官衣。
这一切,还是应该做些改变了。
朱仲杰将赵立拉了过来,从他身上掏出一锭五十两的银子放在了地上后,朝着地上的胡益客一拜,便转身走了出去。
牛大典见状,并没有再跟上去,该说的他都说了,接下来就看他们的造化了。
而朱仲杰走出胡家后,也是抬头看向天空,深吸了一口气。
“国公,回衙门了吗?”
赵立小声的问着,朱仲杰摇了摇头。
今儿个晌午胡大人失魂落魄的走了回来,谁问也不说话,两刻钟后,胡李氏才发现胡大人在自家茅厕自缢而亡了。”
牛大典的家就在胡益客家旁边,所以对胡益客的事情还是知道的很清楚的。
只不过牛大典家的遭遇要比胡益客家好很多,因为他的弟弟牛大力就在京营当差,还是朱仲杰的亲卫,前些日子送了些银粮给牛大典家,他还救济了一些给胡益客家。
看着躺在地上的胡益客,牛大典不断地摇着头。
论办事能力,这胡益客算是礼部的佼佼者,为人清廉,又没有什么背景,在礼部被打压着,一直不能够得到上升。
朱仲杰了解了前因后果后,叹了口气,看了看一脸死色的胡李氏,又看了看那三名还有些懵懂的孩童,心里有些伤感。
大明官员的俸禄自洪武二十五年定下来以后,几乎没有变过,不也不能说没变,只能说越变越差。
老朱家的官也是有史以来过的最贫苦的官了,无论是前宋,还是后清,大明官员的俸禄都没办法看。
朱仲杰在后世读书的时候看过一段史书,上面记载着一名县令调任以后由于没有赶路的银子,没办法只好变卖了所有的家产,才勉强凑齐了上路的银子。
到任以后,又没有银子购置新官衣,最后只能穿着上一任的官衣办公直到再次调任也没有多余的钱置换新的官衣。
这一切,还是应该做些改变了。
朱仲杰将赵立拉了过来,从他身上掏出一锭五十两的银子放在了地上后,朝着地上的胡益客一拜,便转身走了出去。
牛大典见状,并没有再跟上去,该说的他都说了,接下来就看他们的造化了。
而朱仲杰走出胡家后,也是抬头看向天空,深吸了一口气。
“国公,回衙门了吗?”
赵立小声的问着,朱仲杰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