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大明科学家宋应星(第3页)

  “请问大人是?”

  那人恍然大悟,再次朝着朱仲杰行了一礼。

  “还请国公见谅,是下官唐突了,下官原亳州知州宋应星。”

  “噔.....”

  朱仲杰眼前一亮,原来这人便是宋应星?

  他没有想到崇祯居然把宋应星也调入了京师之中,因为朱仲杰一时之间居然把这大名人给忘了。

  朱仲杰不由得细细的打探起了眼前的这个快要六旬的宋应星来,天工开物,便是其著作。

  这种全能型的选手搁在后世再怎么也算的上是一名专家教授科学家吧?

  看着这位年轻的国公爷不停的打量着自己,宋应星尴尬的行了一礼。

  “国公,据下官所知,这山芋一亩良田的产量虽然达到十石左右,可是这山芋有微毒,民不敢多食,而其他几种,下官也只是听说过,还请国公明示,为大家伙解解惑。”

  解惑?

  还不真得解惑吗,整个大殿内众人都被宋应星说的十石给惊掉了下巴,可是一听有毒性,众人纷纷遗憾,而后更是直接看向了朱仲杰,希望朱仲杰解惑。

  就连此刻的崇祯也不必他们多知道的多少,也是一脸兴奋的看向朱仲杰,因为崇祯坚信,朱仲杰出品,必是精品。

  看着大家满怀期待的样子,朱仲杰心里甚是得意,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介绍了起来。

  “这玩意叫红薯,跟宋大人口中说的山芋还是很有差别的,我手上这红薯,不仅没有毒性,还十分的香甜可口。

  至于产量嘛,因地而异,不过就算是在北方比较贫瘠的土地上,料理得当的话,一亩地产个十石应该没什么问题,至于良田,估摸着二三十石应该勉勉强强吧。”

  话音一落,整个乾清宫内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众人纷纷睁大了双眼一会看看朱仲杰,一会看看他手中的红薯,崇祯更是猛吞一口口水,几乎是一瞬间,崇祯盛世几个大字怎么写他都已经想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