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发饷,明军威武!


  至于吴三桂他们为什么耷拉着个脸,朱仲杰一眼便看了个明白。

  后世他也看过不少史书电视剧,古时候的饷银俸禄可不是直接打在兵士们的卡里,那都是需要层层发放的,这一层一层的发放下去,真的能到兵士的手中的还能有多少?

  太平时期还好,这些将领们还有约束,可现在这个时代,这个将领们已经尾大不掉,可以说是骄兵悍将也不为过。

  并且几乎在大明所有边军之中,几乎都存在着吃空饷的现象,这一切,朱仲杰当然比谁都清楚。

  所以他在广之于众,公开发饷,并且就连发饷的人,那都是顺天府衙门和户部衙门出的官吏,基本不可能有人从中作梗。

  而吴三桂等人,若是在山海关可能还会蹦跶两下,可如今在这大明京师外,他们还真没有那个胆子。

  而且就算真有那个胆子,恐怕能指挥的动的,也就身边一两千的亲兵而已,毕竟在这个时代,谁给钱,兵士们就为谁卖命,你吴三桂想阻止人家发饷,恐怕关宁军第一个先不答应。

  朱仲杰缓缓的骑马来到了高台之旁,而后熟练地翻身下马,在一众亲卫的护送下,登上了高台,一眼扫视下去,明军站的整整齐齐,盔甲鲜明,士气辉宏。

  朱仲杰当然知道,这已经是大明九边之中,唯一的一支精锐了。

  其实关宁军这个称呼是不对的,应该是关军和宁军,可是随着不停的落败,兵士不断地减少,两军最后也只能合成一军,这便有了关宁军的由来。

  而关宁军之中也不全是骑兵,也有步兵,其中关宁军的火器占比也非常的高,他们的火器故障率也还算合格,这也是为什么关宁军有能力与鞑子掰一掰手腕的原因了。

  一眼扫视过去,台下的兵士也全都看向自己,在他们的眼中,有着不少的复杂情绪。

  朱仲杰清了清嗓子,便开口说道。

  “本国公从众将士的眼神之中,便可以看到你们的领取饷银的急切之情,这也难怪,本国公去户部查过,只从崇祯十六年末开始,你们的军饷便已经彻底的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