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速死(第2页)

 可叶无坷并不认为这样。

 眼见着谢无嗔朝自己走过道:“就先不要把人带下去看押了,公堂之上亦有百姓见证,审大寇,此间正好。”

 谢无嗔的脸色一沉。

 “叶千办。”

 他后边的话还没有说完,叶无坷就阻止了他。

 “军堂大人,自大宁立国以来,江山十八道,郡县数千,要论铲除罪恶为民除害,无一处能与西蜀道相提并论。”

 他提高嗓音:“自陛下严令剿匪以来,西蜀自道府至州县多少人抛头颅洒热血只为了剿匪之后百姓可安居乐业,到今天,有一千七百多忠勇之士战死于山野。”

 “蜀中豪杰也从来都不会遮遮掩掩,刚正纯直,对待大奸大恶之徒,从无妥协退让之心。”

 一连赞美了几句,叶无坷话锋陡转。

 “今日就当让百姓们知道朝廷剿匪灭寇除暴安良之决心,山中有匪,杀!城中有匪,杀!官中有匪,也杀!且正大光明的杀!”

 他走到谢无嗔身边时候压低声音提醒:“今日军堂大人将苏重臣押回去民心必乱。”

 谢无嗔脸色变幻,片刻后点了点头:“好。”

 说完转身:“今日就我与叶千办,就在这公审苏重臣!”

 “好!”

 人群之中不知道是谁先喊了一声,然后这叫好声就连成了一片。

 谢无嗔上前沉声说道:“当年陛下亲自督办清剿两蜀匪患,曾派人到益州传口谕,陛下说,要清除两蜀匪患就不能只盯着山中的匪寇,还要查清楚山外有谁是匪寇的眼线和内应。”

 “陛下说,不管与匪寇勾结的是谁,不管他们百姓还是官员,只要证据确凿就不能有丝毫容情之处。”

 他大声吩咐道:“将苏重臣带到堂前受审!”

 “好!”

 “军堂大人威武!叶千办威武!”

 百姓们再次欢呼起来。

 原本已经被带离的苏重臣又被甲士押了回来,这位西蜀道排名第三的大人物此时已面无血色。

 他被带回大堂之后,抬头看了看谢无嗔那张满是怒意的脸,又看了看叶无坷,低头不语。

 “来人。”

 谢无嗔吩咐道:“持我的令牌将苏家的人全都带回衙门。”

 苏重臣再次抬头看向谢无嗔:“军堂,你我在益州同伴多年,难道一点儿情分都不留?今日非要让我在百姓面前颜面尽失?”

 谢无嗔道:“让你颜面尽失的不是我,也非叶千办,是你自己。”

 他看着苏重臣的眼睛说道:“如果你还想留一些体面,最好是当着百姓们的面把这些年你都做过些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一件一件说清楚。”

 苏重臣道:“我还是那句话,不管我用的是什么手段,我做的事一样是为西蜀道百姓谋福,是惩奸除恶。”

 谢无嗔道:“不要执迷不悟。”

 就在这时候,苏重臣的弟子长孙清忧忽然跪下来,这位看似清俊温雅,实则刚勇率直的西蜀道巡按双目赤红泪流满面。

 “师父,求师父辩解。”

 这句话,却好像顷刻间就击毁了苏重臣的防线。

 他低头看着长孙清忧说道:“让你跟着一起没脸见人了,我这些年来始终教导你们要秉持公理之心不要贪赃枉法,你们做的都很好,倒是教你们做事的师父,给你们丢人了。”

 他摇了摇头道:“我没有辩解之词,自知罪不容赦,只求速死。”

 叶无坷看着面前这位逐渐失去了上位者威严的按察使大人,此时已经不需要他再多说什么。

 良久之后。

 苏重臣起身,缓步走到大堂正中。

 “我二十多年前见乱世人命不如草芥便立志做些什么,这二十多年来死在我手里的匪寇数不胜数。”

 他看了一眼大堂外边站着的那些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府衙大堂门外已经聚集了不少百姓。

 而维持秩序的衙役们也都失神的看着他,似乎是忘记了阻拦。

 大堂门外人满为患,很多人看着他,有人震惊有人愤怒,有人沉思有人若无其事。

 可每个人都看着他呢,看着他这位西蜀道排名第三的大人物。

 “叶千办。”

 苏重臣大声说道:“我承认我剿匪除恶的手段确实有些不见光,我门下弟子或许是有与山匪来往,但他们实则是借机除掉山匪,这二十多年来,他们剿灭的匪寇比你在战场上杀的敌人要多的多。”

 “大宁立国,首重律例,可律例是给什么人定的?是给平常人定的,那些亡命之徒可有几人在乎律例?”

 “他们杀人放火无恶不作视律例人伦为无物,他们可以无所不用其极,而我大宁的执法官员,却只能按律行事。”

 “没有确凿证据就不能给恶人定罪,那不定罪的恶人就不是恶人了吗?”

 他看向百姓:“我门下弟子做的事,我虽不知,但今日被叶千办查出我这些过错,老夫认了!且老夫并不后悔,若再给老夫一次选择的机会,老夫依然是这般行事,弟子们不管手段除恶务尽,我做师父的也该有担当。”

 一席话,竟是说的围观百姓拍手叫好!

 已经有人激动的大声呼喊起来,说按察使这样的官才是真正的好官。

 只三言两语,这位按察使大人就把百姓们的情绪给挑拨起来。

 “你是闻名天下的叶千办。”

 苏重臣大声说道:“天下百姓需要你这样的人,可天下百姓更需要的是那么多默默无闻的执法者!”

 “我有罪!”

 苏重臣再次提高嗓音:“但我不认为我有错,今日伏法,伏的是大宁律法,但今日亦有不服,我始终秉持的道理让我不能服!”

 “杀我苏重臣明证典律我认了,今日也要让蜀中百姓知道,苏重臣只是触犯了律法,没有作恶多端!”

 叶无坷在他身后撇嘴。

 “按察使好大的道理。”

 叶无坷道:“你这样说,是觉得朝廷需要维持体面,所以不会在百姓们面前戳穿你的谎言,不会让你原形毕露?”

 “按理说你想法没错,如你这样高位的官员犯了错,朝廷应该遮掩一些,怎么也不能让百姓们对朝廷失望。”

 “可是今天时机不对,因为我是个愣头青。”

 他的视线在安静下来的百姓们脸上扫过,然后回身喊了一声:“陈小攀!”

 百办陈小攀大步过来:“千办,属下在。”

 叶无坷道:“把你查到的,大声念出来。”

 叶无坷看向苏重臣,眼神里的含义是在告诉这位前辈,我在益州明面上搞的动静大,是因为我得让人在这大动静下边悄悄的查。

 陈小攀从袖口里抽出来一卷东西,展开后大声念了起来。

 “经追查,西蜀道按察使苏重臣,以各种名义在蜀中各地钱庄存入的白银累计百万!”

 百姓们只听了这一句话就惊呼起来,刚才还被苏重臣感动的人们登时破口大骂。

 苏重臣猛然回头看向叶无坷:“你敢造假!”

 叶无坷:“只是未经证实的消息,不算造假,按察使刚才说过,为了除恶用些非常手段没什么问题。”

 “各地钱庄想查出来你藏了多少银子哪有那么快,请按察使给我些时间,你等等,等我查清楚之后我把实据给你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