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震撼港岛,炸炸炸(为评分加更3)(第2页)

 

太过匪夷所思了。

 

可是这么多报纸都报道了,还能有假?

 

将信将疑的他们,进入到了屈臣氏。

 

竟然真的找到了屈臣氏旗下维生素品牌—屈臣倍健。

 

而且还在斯沃琪专柜看到了六大新品。

 

尤其是“撼动”和“真我”两大系列,颜色一黑一淡粉,直接捕获了数量庞大的学生市场和白领市场。

 

而运动款的“狂热”和金属款的“夜行者”也在工薪阶层一顿乱杀。

 

屈臣氏和斯沃琪的股价更是受这些利好消息的影响,一个个继续飞涨。

 

一个今日开盘价突破了12港币,一个已经来到了七十五亿市值。

 

而在众多新闻中,最引起轰动的其实是《大公报》赵承云所写的那篇《大工业运转,港岛仅存的良心》

 

每天有肉吃的食堂,一餐只要一块钱。

 

公司分房,集团培训。

 

通过考核就可以升职加薪,有能力就能爬上更高的职位。

 

各种娱乐设施,免费的电影票,邵氏入驻的电影院,屈臣氏百佳组成的商超日用。

 

几乎全港最高的工资,各级工人,高出其他工厂30%的薪酬。

 

而且最为夸张的是,工业园里面,竟然还有医院和子女上学的学校。

 

医药费和学费竟然全都打五折,剩下的钱由集团公积金垫付,当做是福利的一部分。

 

发布会结束,所有的记者都有些意犹未尽。

 

赵承云更是如此,宝成工业园给他一种很熟悉的感觉。

 

就像是曾经到访过的东北大厂。

 

那里的厂子是真的大,职工人数动辄几万人。

 

成排的家属楼,单身公寓,医院,容纳上千人的电影院,工人俱乐部,子弟学校。

 

所有员工进了厂后,一切生产、生活、医疗、卫生、文娱、教育等方面的保障都基本无忧。

 

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人们,按劳分配,无忧无虑。

 

他采访过不少工人,几乎都不可避免地对企业产生强烈依赖感。

 

这种依赖又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集体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而这种主人翁意识,他在宝成工业园当中的工人身上看到了。

 

这里就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缩影,是一个小王国。

 

而与东北大工厂不同的是,这里的生活条件更好。

 

食堂几乎每天至少有一顿肉吃。

 

生产条件更加现代化、机械化,与内地依靠集体制造人力制造所不同。

 

而与内地吃大锅饭的氛围不同。

 

这里还实行严苛的考核制度。

 

不管是升职加薪,还是保住当下的工作岗位。

 

都需要学习。

 

而宝成工业园内也有面向工人不同层级的教育培训体系。

 

这是令他最为震惊的。

 

这几乎解决了内地怠工,抱着铁饭碗吃大锅饭的懒惰思维。

 

而愿意培养工人,提升员工能力的企业,不说在港岛,就是在全球都是世所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