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震耳欲聋的沉默(第3页)

 

“你也别太激动了。”邵维鼎招了招手,让他坐了下来,淡淡道:“现在才只是开始,等到内地市场的销售数据出来,等到我们进入到美国市场,这个时候才是真正赚钱的时候。”

 

“我懂!”袁天帆笑道:“我这也是高兴,现在资本这么看好我们,越能证明我们走的这条路是对的。”

 

这句话其实只对了一半。

 

这不仅仅是资本看好,更是大势,是风向所致。

 

港岛与内地的距离实在是太近了。

 

哪怕是一点的风吹草动,就能在港岛掀起轩然大波。

 

海外资本想要进入内地,第一站必然是港岛。

 

邵维鼎拿起茶杯,饮了一口淡淡道:“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资本进来,今后一年我们的市值都没有下降的可能。”

 

“如今你的当务之急,不是盯着股市,而是在大股灾来之前,对屈臣氏完成进一步的产业增值。”

 

邵维鼎想的很清楚,明年中英谈判的时间确定之后,一定会引起港岛资本的疯狂出逃。

 

屈臣氏作为港岛数一数二的大集团。

 

必然首当其冲遭到冲击。

 

所以,在此之前,他只需要在高位套现,然后在市值跌落的时候将股份回购回来就行。

 

股市的市值根本不用在意,现如今需要做的,是拿着手上的钱,如何稳固住市场,占据垄断地位。

 

“大股灾?”袁天帆心中一震。

 

脑海中瞬间蹦出了八个字。

 

大涨之后必是大跌。

 

1973年,当时谁想过港岛恒生指数能从1810点直接跌落到了400点,石油危机后更是滑落到了290点。

 

这让多少人家破人亡。

 

难道这样的黑暗,又要卷土重来?

 

袁天帆不敢多言,只是问道:“邵董,这个产业增值具体应该怎么做?”

 

邵维鼎笑了笑,没有回答,而是问道:“你上任以来,对那个事业群印象最深?”

 

袁天帆脑子里思索了一番,本来想说饮料事业群,但是脑子里突然冒出了一群白大褂的身影。

 

脱口而出道:“应该是医药研发部。”

 

邵维鼎点点头道:“产业增值,需要得从广度和深度两个角度进行提升。”

 

“从广度上来说,医药研发部的新产品马上就要上市了,对于屈臣氏来说,就是一种产业增值。”

 

“而在深度上,也就是纵向提升,就得从现有的产业上进行增值。”

 

“您指的是非常可乐?”袁天帆一句话便被点通。

 

邵维鼎点点头凝声道:“过往我们对于非常可乐围绕着买得到,买得起,乐得买去做营销。”

 

“现如今屈臣氏已经上市,我们的视野要看到更高,更远。”

 

袁天帆若有所思道:“您指的是销售渠道?”

 

邵维鼎点头道:“没错,可乐是复购型产品,它所拥有的销售网越密集,对于我们的竞争对手就越能造成挤压的效果。”

 

邵维鼎的头脑无比清晰,他下达着指令:

 

“从现在开始,你要让非常可乐无处不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人们想喝非常可乐,就可以买的到,将非常可乐的渠道全面铺开,我要在街边的杂货铺餐馆都能看到我们的可乐在售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