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俯首见孺子,抬头知天高(为“阿柒呀”加更)(第2页)

 

这是造福千秋,保护子孙后代的伟业。

 

上位上台之后的第一件事是整顿教育,然后是着手经济改革。

 

随后从1978年开始,就开始全面实施计划免疫。

 

只不过受限于产能和研发,相较于国际水平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所以,接种率一直不高。

 

历史上国内直到1988、1990和 1995年才先后实现了以省、县、乡为单位儿童“四苗”接种率达到 85%的目标。

 

邵毅府支援四苗,对于全国的计划免疫工作虽然是杯水车薪。

 

但是这一百万支疫苗,总价值绝对超过了一亿。

 

这不但是对上位工作的支持。

 

更彰显了邵家拳拳爱国之心。

 

何汉昌心里非常清楚,邵家很不一样。

 

其他人捐钱要么是捐给大学,大张旗鼓。

 

要么是立功德碑,拿到冠名权。

 

立足点都太高,太大了。

 

有几个人关注到了中国千万儿童,关注到了中国老百姓切身实际的利益上?

 

何汉昌记得大公报的那句:

 

“难道在港岛,实业家们要想突围,就只有地产这一条路?”

 

“邵维鼎给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答案。”

 

他记得新华社两次为邵维鼎发声。

 

他记得,那天大街上到处都是为斯沃琪,为邵维鼎抗争不公,摇旗呐喊的民众。

 

他不否认,这背后有着帮派的影子,但是后面越来越多出现在大街上的人,这绝对做不了假。

 

而让他更加意外的是,宝成工业园。

 

他去工业园参观过两次。

 

一次比一次要震撼。

 

到了那里,他甚至有种回到了东北老家的感觉。

 

厂房就是家,工业园除了工厂,就是一系列的民生设施。

 

第一次去的时候,还比较空旷。

 

可第二次去,就已经看到了产业规模的雏形。

 

工厂食堂、工厂宿舍,正在装修的公寓房,屈臣氏、百佳超市、甚至还有医院、学校。

 

一切都在建设当中,热火朝天的场景甚至让他有种回到了内地的感觉。

 

可这就是港岛,一个被邵维鼎以一己之力改变的港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