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一波三折,华尔街资本入侵(第2页)

 

“72港元,又上升了09港元。”

 

话音刚落,一名交易员从外面冲了进来,急切道:“不好了,刚刚领航基金宣布,看好佳宁集团的未来市场,以及他们对于卡地亚的投资,目前已经在大笔购入市场上的流通股票。”

 

真被狙击了。

 

安东尼心中一沉,他没有想到自己在华尔街的初次亮相,竟然就被人这么针对。

 

而且还是领航基金。

 

领航基金的主人,他知道。

 

卡尔伊坎,华尔街新生代狼王。

 

他的名字之前常被冠以诸如“投机家”、“激进投资人”甚至是“企业掠夺者”如此骇人的名目。

 

1978年,杠杆收购与垃圾债券开始在华尔街流行,给恶意收购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在一片狂热氛围中,这位狼王加入了这一新兴投资大军,转型成为一名激进投资者。

 

多次通过恶意收购,然后变卖收购公司的资产,自己大赚一笔的同时,留下残破的公司给董事会自生自灭。

 

而他的成名之战,正是在去年。

 

他谋划了五个月,斥资8000万美元低价收购了一家濒临破产的汽车零件公司,然后重金聘请国际专业顾问公司为企业在战略、管理等方面提供咨询,将它从管理极度混乱的企业,包装成一个管理规范、极具市场竞争力的现代公司。

 

但是转头,他就将这家公司卖出,获利二十倍。

 

陈颂倾被带走之后,佳宁集团背后的金主,再无藏身之处。

 

裕民银行,以及大马政府银行直接出现在了公众的视野。

 

不过与大众想象的,背后的金主力挽狂澜拯救佳宁集团不同,大马政府银行人员第一时间选择撇清了干系。

 

并且将奥斯曼以及裕民银行的总经理伊巴拉西抓回了国,整个裕民银行成了空架子。

 

所有责任不但全都推给了这两个人。

 

一时之间,这一切似乎都在证实着浑水调研公司发出的那份调研报告的准确性。

 

佳宁集团的股价,已经从92港元,跌到了63港元。

 

佳宁集团的总市值,直接跌落云端,从最高值八十三亿到了如今的十七亿八千万。

 

不过到了这个价位,就始终再跌不下去了。

 

因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佳宁集团数据再怎么造假,它的一堆物业楼盘还在这里,光是这些就远远超过了二十亿。

 

再加上,很多人都认为邵维鼎会重演当年做空宝成实业一样,之后会大量买进卖出,强制股民清盘。

 

所以很多股民都不上当,反正现在已经被套牢了,万一佳宁集团被斯沃琪集团收购了呢?

 

那他们手上的股份就值钱了。

 

所以在这些人坚持之下,再加上一些大聪明炒家,佳宁集团的股价始终维持在1美元之上的稳定区间。

 

这也正符合浑水调研的买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