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屈臣氏的改变(第2页)

 

但是还是有人发出异议。

 

“我们可以寻求外援,和记是屈臣氏的股东之一,李家城肯定会帮我们的。”

 

董事大会中有人发出异议。

 

这人正是和记的董事。

 

“孙董事,你这句话未免太过天真了吧?”徐浩文冷笑一声。

 

“李家城手里有斯沃琪手表吗?李家城能给屈臣氏带来什么改变?”

 

“答案当然显而易见。”

 

“屈臣氏在邵维鼎手中,将会有完整的产业规划,将会接手斯沃琪手表的零售代理权,将成为港岛最大的代理商。”

 

这是光明的未来,所有人都能看见。

 

“但是屈臣氏如果在李家城手中。”

 

“会有什么?我想问一下。”徐浩文冷笑道。

 

李家城的产业重心在地产,不管是和记黄埔还是长江实业。

 

都是地产公司,港口公司。

 

和屈臣氏一点关联都没有,当初和记入股屈臣氏,也不过是借屈臣氏拿下港岛北角的土地罢了。

 

“难不成,你觉得我们屈臣氏,摇身一变,以后干脆做地产生意算了?”

 

“这现实吗?”

 

现场鸦雀无声。

 

这当然不现实,也不可能。

 

李家城手底下已经有和记黄埔,已经有长江实业。

 

徐浩文震惊的说不出话。

 

别看现在屈臣氏业务庞杂,但是只有他自己清楚,屈臣氏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拳头产品。

 

过去的药房时代,早就终结了。

 

给整个屈臣氏根本带不来多少利润。

 

要不然他们也不会走零售这条路子,特地收购百佳超市。

 

至于地产?那完全是添头产业,掌控权在和记手里。

 

他们不过是有点分红权罢了。

 

用手上的这份章程来说,屈臣氏就是找不准自己的品牌定位,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优势。

 

他也不是不想要重整屈臣氏,但是他人微言轻,光靠徐家一人的力量,根本不足以扭转整个屈臣氏这艘巨轮。

 

说到底,还是手上的权利太受限制了。

 

而且,他看不到一条适合屈臣氏适合走的路。

 

而眼下,斯沃琪手表出现在他的面前。

 

和日本三大表的对比,很明显斯沃琪占据明显优势。

 

如果借由屈臣氏投放进市场,就意味着源源不断的客流。

 

这就是屈臣氏与其他商超百货最大的核心竞争力。

 

这么庞大的市场。

 

徐浩文怎么可能不心动。

 

“宋先生、菲尼先生。”徐浩文直接站了起来,激动道:“麻烦你们将这几款斯沃琪手表留在这里,今天晚上我就申请召开董事大会,我一定会尽全力说服所有人,同意贵方的这一次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