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造梦,成为南洋的金融中心

是什么?

 还能是什么?

 金融!

 这就是答案。

 1980年代初期,因为石油危机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入到了高失业、高通胀、低增长的时期。

 为了应对经济危机,这些国家纷纷抬升利率,筑起了贸易壁垒。

 暹罗这种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外资的国家,首当其冲受到了影响。

 外汇枯竭下,紧跟着爆发了严重的债务危机。

 经济崩溃一触即发。

 这就是江萨此前下台的背景。

 这就是暹罗政府犹如抓住救命稻草一般,抓住鼎峰的原因所在!

 此后廷素的应对政策之前也提到了,就是人为的降低泰铢的汇率。

 从1981年起,暹罗政府三次将泰铢贬值,并听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建议,实行「一篮子货币」的钉住汇率制度,其中美元的权重占到八成以上。(与固定汇率类似,但没港币那么绝,直接成兑换券)

 效果自然是立竿见影。

 因为泰铢汇价被人为固定,屏蔽了汇率风险,加上暹罗开放的资本市场,所以吸引了全球的热钱疯狂涌入,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变得火热起来。

 这个时候进入暹罗的金融市场。

 可以说注定了要大发一笔横财。

 甚至可以利用金融这个杠杆,将影响力遍布暹罗各处。

 “殿下,众所周知,港岛目前是亚洲的金融中心。我看暹罗处于南洋的中心地带,近百年来又没有遭受战乱。”

 “六个东盟国家之中,暹罗也是出类拔萃。”

 邵维鼎以一种极具诱惑的语气道:“难道暹罗就没有想法,依据港岛的模式,成为南洋的金融中心?”

 嘭嘭嘭!

 这话落下的瞬间,拉隆功心脏就剧烈跳动了起来。

 南洋的金融中心!

 他的双眼瞬间就亮了。

 对啊,港岛能够依托中国内地这个战略纵深,以及英国这个背后的金融流动市场,一跃成为亚洲金融中心。

 暹罗未必没有可能,成为一个区域性的金融中心。

 印尼、吕宋、大马、星加坡,谁有资格与暹罗比较?

 嗯,星加坡勉强够格。

 但也就是个星加坡,谁胜谁负还未可知。

 邵维鼎的这番话,完全打开了他的思路,也打开了暹罗未来的产业方向。

 他迫不及待的想将这个消息带回国,与拉玛九世还有廷素分享。

 不过他还是按捺下了,拉隆功目光灼灼的看向邵维鼎:“邵先生,在你看来,暹罗应该如何成为这个南洋的金融中心?”

 见他急切的样子,邵维鼎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