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尘埃落定(第2页)

    既然宋濯亲自过来了,那接下来的事,夏忱忱便不管了。

    夏忱忱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懒人,能不管便不管,能不多事便不多事。

    据说那对兄弟在衙门又是演了一番声泪俱下的戏,奈何康姨母依旧不为所动。

    因为康姨母意志坚定,所以事情解决起来也很快,衙门直接判了康姨母和康家两兄弟断绝母子关系,并对康家兄弟进行了训诫。

    只是康家老大毕竟是官身,因此京都府尹也不好做得太过。

    从衙门出来后,宋濯原本想让康姨母来王府休养,偌大的府邸也不多她一个人。

    关键是柳侧妃来信了,让宋濯能帮就帮,过去的事情她也不想再去琢磨了。

    早在去了柳家之后,宋濯和夏忱忱便给陵川的柳侧妃写了一封信,详细告之了柳家现在的情况。

    可柳家却坚持接康姨母过去住,娘家还在,没有住外甥家里的道理。

    只是果如宋濯

    所料,康家两兄弟又跑到柳家去闹,要把康姨母接回来。

    一个有“不孝”这名在身的人,还怎么做官?珉王府也不可能再用他。

    康家的胡搅蛮缠的行为惹怒了宋濯,宋濯在礼部当众揭露康家老大在瑞隆帝万寿节期间中饱私囊的事,且铁证如山。

    这种情况下,珉王府也不可能去救康家老大,导致他被当场罢官。

    同时,夏忱忱命人在康家周围散布康家两兄弟种种虐待亲娘的行为,使得他们家深更半夜家门都被泼牛粪,一家子人呆在屋里压根儿不敢出门。

    “究竟是谁呀,使出这么下三滥的招数。”钱氏坐在家里骂娘。

    没人想到这种事情,居然是一个王府的世子妃做出来的。而对于夏忱忱来说,方法无所谓好坏,有用就行,尤其对待康家兄弟这样的人,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康家兄弟不是没想过反抗,他们也想解释来着,但在夏忱忱使劲撒银子制造言论的前提下,哪有丝毫反转的可能。

    康家老大没了俸禄,康家老二也被私塾赶了回来,他们在京都根本就住不下去,只能收拾衣物回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