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战后,需要做的事更多了

 听到许元胜直言,弩箭还需要保密。()?()

 候光耀当即尴尬了下来。()?()

 海无涯神色还算正常。()?()

 依青州府造船能力,造出更大的战船,并非难事。

 ?本作者酒白提醒您《都穿越了还不造反啊!》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_?_??

 ()?()

 凭借一些图纸,就想换来弩箭,也有些吃相难看。

 “无妨。”

 “弩箭的事,从长计议,等哪日许总兵觉得无需保密时,记得,优先为我们配备。”

 候光耀干咳了一声道。

 海无涯也点了点头。

 “放心。”

 “快了。”

 许元胜点头一笑。

 稍后三人谈了一会琐事之后,就是分开了。

 那边许元胜刚离开侯府,就被万树森派来的人喊走了。

 等到了万树森在中都的府邸。

 “老师。”许元胜笑着道。

 “元胜,下次可不要如此犯险了。”

 “仗不是一天就打完了。”

 “保全性命,才是为了长久之大计。”

 万树森脸露严肃道。

 “老师的话,学生记住了。”

 “其实未曾想过会如此艰难。”

 “是学生判断失误了。”

 许元胜如实道。

 “算了,下一次引以为戒吧。”

 “你看看这个。”

 万树森递过去一份文书。

 “这……。”许元胜打开文书一看,竟是熊鲲单独上书的,内容,真是有些始料不及。

 “这个事,和你关系很深。”

 “所以没有和你通气之前,我也没有在军政处上公开讨论。”

 “不过唐相看了,他倒是有句话很中肯,一山不容二虎,是时候分开了。”

 万树森说道。

 “即然熊总兵想通了。”

 “那便依了他吧。”

 许元胜放下那份文书,是熊鲲主动提议,想要把西川重镇放置在江北行省,从西川行省离开。

 现在许元胜和熊鲲都挤在一个西川行省,确实有些尴尬。

 “他若是一走。”

 “对阵渭河平原上,可就剩下你和向天雷了,当然熊鲲也能帮助一二,只不过距离就是问题了,也非他的职责范围了。”

 万树森担心道。

 “大荒国不足为虑。”

 “主要是江北行省刚刚稳定,又靠近北地伪朝廷所属的淮东行省,未来必是大战频繁之地。”

 “熊总兵这个时候去江北行省,可非什么好事。”

 许元胜坦言道。

 “我了解熊鲲。”

 “他认可你,尊重你,但不代表他没有竞争之心,作为老牌陆战之力的西川重镇,他看到了自身和其他边军重镇的差距。”

 “他想不断的强大,唯有走出你的势力范围,才能在大胜边军之中,占据一席之地。”

 “就依他吧。”

 万树森直言道。

 “若是如此。”

 “我没有意见。”

 许元胜点了点头。

 “好。”

 “那这件事回头我在军政处上过一下,想来问题不大,毕竟一座行省容纳你们两家,是要分出去一家了。”

 “至于五座船坞,到时候单独划出一片区域,熊鲲想来不会介意。”

 万树森点了点头。

 “听老师的。”许元胜点了点头。

 “接下来你是怎么打算的?”万树森正色道。

 “粮食丰收在即,不易再战。”

 “也必须休养生息。”

 “哪怕北地伪朝廷主动挑起战争,我方也最好依防御为主。”

 “不能因为眼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

 “此次安排,不但要通晓诸边军重镇,最好也要告知民众。”

 “民众禁不住连番的战死了。”

 许元胜前所未有的郑重道。

 “底层民众,确实求战之心蓬勃。”

 “都想一鼓作气打入北地,解放了京城,驱逐了蛮国。”

 “是时候把这股浮躁的风气,给压下来了。”

 “北地伪朝廷不是纸老虎,我们的将士也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万树森点了点头。

 在万府吃过午饭。

 许元胜才是回到了在中都的府邸里。

 “大人,户部送来了银两,足足九千万两。”

 “全部是现银。”

 侯坤低声道。

 “是要给现银的,要不然银票,在西川行省想支出来这么多银子也做不到。”

 “立即派兵送往青州府。”

 许元胜点了点头道。

 “是!”侯坤恭敬道。

 中午稍休息一会后,许元胜就在书房里开始着手对这九千万两银子的使用上,做出了安排。

 战死抚恤,有朝廷全盘处理。

 他也不打算再拔高抚恤。

 毕竟战争是持久的。

 等到了第二日一大早。

 许元胜再次参加了军政处会议。

 万树森公布了船坞的分配,以及熊鲲提议去江北行省的事。

 大家都没有意见。

 在场的向天雷,候光耀和海无涯都是独占一座行省,唯独许元胜和熊鲲在一座西川行省内。

 是时候分开了。

 这对熊鲲是挑战也是机会。

 江北行省之富裕仅次于江南行省,而且离宋家很近,未来不管是粮食还是精铁,都能及时做到补充。

 临近北地,也能时刻保持战力的警觉性。

 大家都晓得,此刻的南方已经处于后方,大战的机会不多了,若是有,也只是大荒国了。

 会议结束。

 各方就开始就回到所属地盘。

 等许元胜回到青州府的时候,已是下午。

 “元胜。”张方平亲自在城门口迎接。

 “最近又劳兄长辛苦了。”许元胜拱了拱手。

 城门口还有负责迎接的民众,皆是纷纷的跪迎。

 “诸位都起来吧。”

 许元胜上前先是扶起几位老人,然后就示意其他人也都起来吧。

 民众的热忱,溢于脸上。

 许元胜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连番大战,害的他们的儿子,父亲和相公命丧战场,成就了他的赫赫威名,但他也是有愧的。

 这不是银子能够弥补的。

 稍后等民众散了。

 许元胜和张方平才一起去了府衙。

 “你送来的银子,已经收到了。”

 “连府衙的银库都放不下,我这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多银子。”

 “总算能为青州府以及周边府城,做点实事了。”

 张方平感触道。

 “兄长这是我写的一些建议,你作为参考。”许元胜拿出昨日写的,递了过去。

 “我现在就看看。”

 “你先喝杯茶。”

 张方平急忙接过来,就坐在椅子上低头认真看去。

 许元胜喝着茶,望着府衙四周,和过去一样,只不过很多地方略显陈旧了一些,连番大战吃饭都顾不得,整个府衙快速运转。

 很多事都搁置了。

 大概半个时辰左右。

 “元胜,你的这八条,写得很好。”

 “把我一些想的,和没有想的,都写出来了。”

 “一,加大之前私塾,医馆的投入,这个毋庸置疑。”

 “二,建设小工坊,抬高各类匠人和商户的地位,并提供银两扶持做大做强,凡雇佣伤残者,可酌情免收对应赋税,也为大批伤兵提供了用武之地。”

 “三,凡府衙掌控的店铺以及物资,降低价格供应民众,能够大大的降低各行各业的生产成本。”

 “四,凡从军者,税赋根据战功进行减免,能够极大的提高参军入伍的积极性和奋战之心,也能让将士们心里安定。”

 “五,建立救济堂,对于孤寡老人以及幼儿,有朝廷抚养。”

 “六,提高官员以及差役等的俸禄以及所属物资,高薪养廉,或许能有奇效。”

 “七,建立军械所,加大军械的改进。”

 “八,在军屯制之外的城外民众所属区域,夏银秋粮只取一成,取消所有税赋,并在粮熟之季出银依高价购入粮食,即能富民,也能让朝廷掌控民生最根本的粮食。”

 “这八条如果全部履行。”

 “不出一年半载,朝廷富足,民众富足啊。”

 “有了这些银子,确实能够做到。”

 张方平脸露喜色。

 “任何一个政令的颁布,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要做就要做的足够彻底,否则只会害了民众。”许元胜点了点头。

 “看你的意思。”

 “是不打算所有区域,都推进军屯制?”

 张方平又问道。

 “军屯制是特定时间下的不得已而为之。”

 “是为了兵员足够多。”

 “但也扼杀了民众的积极性,种田若是没有重税,也是一种好生计。”

 “接下来,一部分军屯制,一部分开始慢慢的放开,让想要回去种田的民众,可以回归乡下,在规定的区域里,建立村落。”

 许元胜说道。

 “你说的有道理。”

 “确实一些城外进入城的民众,很多时候无所事事,起初还好,时间长了,精气神反而不如城外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