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好酒配难事(第2页)
“而且瓶装酒可以存放的时间更长,酒水本就是越放口感越好,瓶装酒隔绝外界,妥善储存十年也不会发生变味,反而会让酒水更为醇香。”
解释到了这个份上,朱元璋也明白为什么大同的酒会在两个月之间就有几万贯的收入。
“这个……妙云丫头,这酒……哦,这原浆府里还有多少?”
朱元璋开口询问。
徐妙云一秒会其意,说道:“父皇,王爷已经在酒厂的酒窖专门开设了几个酒窖存放贡品,专做进贡之用!”
“不过目前酒水产量不高,要进贡还需稍等些时候。”
朱元璋立马抚须轻笑。
嗯,老三这事办的通透。
“这酒确实是好东西!”朱元璋给这大同的二锅头中肯的评价。
同时,老朱心里还是惦记那六成的股份。
若是两个月就有几万贯,那一年得有多少?几十万!
几十万,他可以多增加一支五千人的骑兵!
等徐妙云离开之后,三人便喝酒吃肉起来,席间,朱元璋问道冯胜:“你认为晋王牧守一国如何?”
冯胜先是一愣,随后那三四分的醉意顷刻间消失殆尽,目光虽然仍旧浑浊,但心里却跟明镜一样。他小心翼翼的道:“晋王文武皆备,乃治国全才,若是由他牧守一国,当商业兴隆,国财昌盛,武运亨通。”
这里面,没有提文治。
也没有提百姓。
朱元璋有些不喜。他认为老三乃是全才,问冯胜这个问题,是想要更为确定一下老三是否有建国的资本。
郭英接过话,也同样小心的道:“上位,臣看晋王殿下有大才,您想想,这大同在以往可是战乱之地,虽有百姓,但大多日子清苦,不堪重负。毕竟这地方出了雁门关,远离京师。”
“可如今呢?商贸发达,百姓吃喝不愁,甚至家有余银,百姓安居乐业,不正是大家所期望的?”
“再看现在的大同,哪里有半点战乱之地的样子,简直就是塞外江南!”
朱元璋默然。
郭英有句话说到他心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