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不读书,亦可成圣(第2页)

 “得民恩惠,受民给养。圣人尚且知为民谋福,可近代读书人可知?”

 “孔子从未说过自己的学问可以成圣,也从未说过自己就是圣人,那后世的圣是谁认得?”

 “吴伯宗,真正的圣不是学问,是行动!天下为圣者,岂有钻研书本成圣的?”

 ……

 吴伯宗‘扑通’一下坐在地上。

 面色惨白,失魂落魄。

 他一时半会接受不了如此庞大的信息量。

 朱棡也叹了口气。

 吴伯宗啊吴伯宗,话已经说到这了,你能不能挺过去就看你自己了!

 想要改变世界,第一要改变的就是传统观念。

 大明立国之初朱元璋就肯定了儒家治国的核心思想,以至于明朝的学术观对于其他朝代来说是非常死板僵硬的,能钻出一个王阳明来,那都是属于卡了bug的猛人,几百年才出一个。

 后来大明更为规定了八股取士,一下子将读书人牢牢的给钉在一个框子里。

 想变法?

 可以啊,你去科举。

 科举得学八股。

 你学了八股你就是朱程门生,你还想变法?你变法你就是大逆不道!你违背了恩师的意愿,哪个人会跟着你一个不忠不孝的人变法?

 在大明,忠孝就是人格代言词。

 以孝立国的朝代,孝字等于天。

 双亲过世,再大的事都必须守孝三年,三年内不能成亲,不能科举,不能当官,不能离开家。

 这也是为什么宋代变法贯穿一个朝代,可大明从头到尾只有党争。

 朱棡坐在凳子上自己给自己倒了杯水,等着吴伯宗回过神来。

 不过朱棡还是小瞧了这些话给吴伯宗的冲击力,足足一个多时辰,吴伯宗还在低头沉思。时不时的还发出一声声怪笑,让朱棡听了怪渗人的。

 看了看天色,朱棡决定回家给媳妇做爱心午餐。

 ……

 大同府钢厂,和蔚州的官道畅通之后,来往货运快了不知多少倍,源源不断的铁矿石通过板车朝大同拉来,就在大同城东边的文瀛湖畔,已经搭建起了连绵数里的钢厂。

 站在通往钢厂的道路上,就可以闻到空气中弥漫着钢铁灼烧的气味。

 “没想到发展的这么快。”朱棡看着那一排排的厂房,有些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