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工业的萌芽(第2页)

 朱标有些感叹的看了看朱棡,似乎在赞扬朱棡慧眼识珠,如此名匠收入麾下!

 “张工觉得这新式的炼钢法如何?”朱棡笑问道。

 说到这个,张鹤打开了话匣子。

 指着后面还在建造的那些高炉跟水利转炉,兴致勃勃的道:“妙,这新式炼钢法实在是妙!”

 “尤其是这焦炭,有了焦炭,铁水从高炉底部的出料口之中流出来是流动的,可以通过加热搅动来减少碳……。”

 张鹤是老铁匠,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老练的技术,在打铁这件事上是有着很高的话语权,对于高炉炼钢理解的很快。

 他原本是不懂这其中理论知识的,不过有朱棡这个老师在,加上他自己的技术,不到三天时间张鹤就明白了个大概。

 “其次是咱们这个钢厂建在河边。”

 张鹤带着一行人走出了后门,走到后面的河边。

 站在河边看过去,可以看到一个有将近两丈落差的瀑布,而在瀑布下方,已经搭好了柱子准备放上制作好的水车。

 朱棣问道:“建在河边干啥?打铁又不需要多少水。”

 张鹤见到是燕王搭话,露出一些讪笑之色。

 朱标轻笑,向张鹤摆手道:“你且解释就好。”

 “回太子殿下,燕王殿下,这其实是要架设水车,通过水车传动里面的鼓风机和转炉……。”

 这话一说,朱标也忍不住赞叹道:“此来确实省了人力。”

 “本宫也曾看过京城之中军械监打造军械的场面,上百匠工共同开炉为前线将士打造器械,那场面可谓壮观!”

 “老三!”

 “臣弟在。”朱棡上前拜道。

 朱标郑重道:“能够扩大钢铁的产量,你居功至伟。有了铁,将士们有兵器,百姓们有农具!大明又能再添几分新气象。”

 “想要什么赏赐?”

 朱棡想了想,似乎也没什么想要的。

 “回殿下,臣弟确实有一件事需要您点头。”

 朱标微眯眸子,知道老三不会轻易开口,也郑重道:“回去之后细说。”

 朱棡规划的厂房除了钢厂,就只有一个水泥厂已经投入使用,浑源州的水泥厂在有条不紊的开工,使用的人都是那些世侯家族的犯人,不用白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