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雷厉风行(第2页)

 而漠南,则是涵盖了饮马河以南的北元故地!

 距离捕鱼儿海,也就是贝加尔湖,还有六百多公里。

 西至金山。

 面积接近三十万平方公里!

 相当于两个山西行省。

 就算是朱棡,在第一次知道自己将治理这么大的地盘时,也产生了一种不真实感!

 大同府人口七万三千余户,真实人口朱棡估计不少于六十万人,六十万人,选拔出一支三万人的军队,应该不难。

 大同卫驻扎军队三万两千人,其中分为大同右卫,大同左卫。

 大同境内,则主要是靠着种植小麦作为主要农作物。

 所以吃面,是山西人的主食。

 朱棡搀扶起耿忠。

 笑道:“不必这么紧张,我是外放之人,来地方做父母官,总不至于还对你们这些地头蛇施压。”

 地头蛇?

 耿忠更加忐忑。

 队伍进了大同府,耿忠领着朱棡到了临时修建的王府。

 朱棡见过牌匾,便道:“这牌匾不对,如今本官是漠南布政使司,这王府的匾额挂在这,不合时宜。”

 “标下马上让人去换。”

 大同府景色还算秀丽,但入城之后,朱棡第一时间就冒出三个字。

 脏乱差!

 街道杂乱,百姓也没有卫生意识。

 道路两边什么生活垃圾也不少。

 而最让朱棡觉得无奈的,便是那满地的马粪和骆驼粪,可谓是臭气熏天。

 “街道上的杂物,无人清理?”朱棡问道。

 说到此事,耿忠无奈道:“前两年还有大户人家愿意出现让衙门雇人清扫,可这两年,衙门雇的人是越来越差,糊弄了事,大户人家也就懒得出钱了。”

 “照人家的原话说,反正要脏大家一起脏,凭什么就指着富人宰?”

 朱棡无奈。

 大同县作为大同府的主城,尚且如此混乱不堪,那其余四州之地,又该如何的脏乱?

 朱棡的临时住所就在大同县县衙的旁边,是一座三进三出的院子,整体用的青砖黄土,算不上豪华,但是在大同镇,已经是无可挑剔。

 进了院子,朱棡询问了耿忠一些事情,了解了一下大同府内部的环境。

 大同府知府是自己,下属四州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