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见而不见,闻而不问(第3页)

 朱棣挠头。

 “三哥,我学这个干啥,我就为了看个乐。”

 朱棣愤愤不 ,“这老货向善不假,但好心也要分人啊,他没看到那些百姓受了冤屈无处告状,嚎啕大哭的样子。又没看到那些贪官家眷拿着贪污来的钱财骄奢淫靡,游戏人间的场景,哪来那么多的善心?”

 朱棣坐在花坛边,叹道:“三哥,其实我也懂。”

 “世间没有绝对的黑白,也没有绝对的对错。但是站在我们朱家的立场上,百姓才是咱们的根,这些个贪官就该死!该杀!”

 “弟弟我气得,是詹微的糊涂!也气咱们大明文臣,学识到了,但看事怎么就这么糊涂呢?”

 朱棡笑了笑。

 糊涂吗?

 詹微可不糊涂。

 此事一成,他名垂青史,永世留名。

 此事不成,他也是大明名士,清誉万千。

 学术之说,永不乏追捧者,一些在别人看来不可理喻之说法,却有人奉若神明,愚忠一世。

 詹微的行善一说,在大义上立得住脚跟。他此番举动为世人所知,必然有成千数万的人为之崇敬。

 他不傻。

 但是!

 对于百姓来说,詹微的仁慈,就是一个个响亮的扇在百姓脸上的耳光。

 或许就连詹微都不明白,为什么朱元璋会以视而不见的姿态来默认他的判决。

 如此轻判,和朱元璋的意志大相径庭。

 但朱棡约莫有些猜测。

 寂乎其无位而处,漻乎莫得其所。明君无为于上,君臣竦惧乎下。

 朱元璋没说什么,没做什么,更让人看不透,看不穿。以此无为而御下,方能让下面的臣子胆怯,猜测,惧怕。

 皇帝,永远不希望有人摸透自己的心思。

 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

 这是出自【韩非子,主道】篇的明君之道,有人说朱元璋不懂为君之道,在朱棡看来纯粹是妄想症犯了。

 朱元璋的心计,谋略,在朱标还在世之前,可以说把整个大明给玩的团团转。

 一切的转折点,都是朱标的薨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