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8章 初抵晋国

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

 但人的身体适应新事物需要一个过程。

 比如一辈子靠脚行走的人,第一次坐牛车就会感觉很快。

 如果骑马,会感觉飞起来一样。

 第一次坐汽车的人,哪怕二档、三档的速度,也会有种心脏怦怦跳,肾上腺激素分泌的感觉。

 这是身体本能感受到危险,作出的反应。

 但是用不了多久,人们就会适应奔马,适应汽车的速度。

 之后再坐高铁、坐飞机的时候,才会有相似的感觉。

 总而言之,新事物第一次的冲击无比强烈,之后将会逐渐递减,最终毫无反应,也就是我们说的“适应”。

 春秋时代的人第一次坐火车是什么感觉?

 看着车窗外景物向后飞掠,他们脑海中会想到什么?

 历史上,火车刚发明时,人们对其的评价是:这东西会让人失去灵魂。

 大意就是,人的身体快速向前,灵魂跟不上,会导致失去灵魂。

 嗯,很合理。

 墨子号上的数万人,全都有灵魂出窍的感觉。

 不是灵魂跟不上,而是身体的本能反应。

 身体感受到了危险。

 这种危险来自与熟悉环境的失联。

 正常的声音传播、空气流动、地面支撑等。

 还有就是眼睛看到的画面。

 第一次坐火车的人,眼睛看到的只有一片模糊。

 他们的眼睛适应不了这种高速移动,内心世界也从未处理过这种画面信息。

 所以,本能发出“危险信号”。

 最大的危险信号就是此起彼伏的惊呼、哀嚎。

 恐惧是会传染的。

 当人们听到同伴发出惨叫,自身也会迅速进入紧张状态。

 意志力强大的人,还能苦苦克制,意志力薄弱的人就像坐过山车,只能无尽哀嚎。

 这时候,小墨想起了什么。

 他尝试着站起身。

 却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摔倒,或者向后飞去。

 自己站得稳稳地,直直的。

 如履平地。

 一丁点颠簸都没有。

 如果不看窗外,甚至都感受不到车在动。

 “好神奇!”

 小墨研究火车大半年,自然知道这东西的方方面面。

 颠簸,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