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土地庙,从教黄皮子讨封开始孤舟牧云
第1591章 巨子之辩(第3页)
但,这仅仅是渴望,仅仅是幻想。
具体如何实施,谁也说不上来。
再加上王地主之前与墨者的辩论,众人更是担忧。
如果巨子解决不了贫富问题,即便推翻了天子,也不过是重演“武王伐商”,重新造就一批权贵。
而跟随巨子的绝大部分人,依旧世世代代穷人,无法翻身。
是以,王地主的问题引起了众人高度关注。
所有目光都集中在小墨身上。
“何谓贫?何谓富?”
小墨正襟危坐,声音虽然稚嫩,却又格外庄严、肃穆。
“贫富,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上古先民时代,茹毛饮血,食不果腹,但所有人都不觉得贫穷,也没有所谓的富裕。”
“所以,我认为,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均者,少劳者多得,多劳者少得,任劳任怨者不得。”
“人之一生,须臾百年,日食米半升,百年也不过一百八十石,百亩之田,足其一生所需。”
“天下之大,浩瀚无边,田中之粟,山中之兽,水中之鱼,何止亿万!”
“万物自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生生不息,周而复始。”
“然而,无穷之天地,无以奉养有穷之百姓,何也?”
听到小墨的话,众人都陷入沉思。
确实是这个道理。
百亩之田的收成,足够一个人百年所需,却为何养活不起四口之家,五口之家?
这还仅仅是百亩之田。
贫苦百姓都知道,房前屋后可以种菜,可以栽树。
院子里可以养鸡,可以喂猪。
野地里还能采摘一些野菜,如果有山林,还能下套子捕获野鸡、野兔等。
靠近河湖的地方,更能撒网、垂钓。
天地自然给人的物资是非常充裕的,为什么人族还是穷困潦倒,饥荒不断?
就算一时穷困,可来年为什么还是不能翻身?
甚至,一辈子都没有吃过一口饱饭?
这是为什么?
这究竟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