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6章 小狐狸的专业术语(第2页)

 “你连出锅是啥都不知道。”

 “你多大的人咧这都不知道。”

 “你能干点啥,能指望你啥!”

 “看看人家谁谁谁……再看看你……”

 其实,“出锅”就是油炸鱼块、酥肉、鸡肉、丸子之类的东西。

 长辈不是不知道,但就是要用“出锅”,用自己这种毫无意义的“博学”去责难后辈。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这也是年轻人越来越反感民俗、传统的原因。

 不是民俗和传统不好,而是掌握和解释这些民俗、传统的人不好。

 想到这儿,岳川笑了笑,虚心问道:“那么,我还不知道什么是一元,你俩解释解释呗。”

 “哈哈,师父,一元就是这个面盆啊,你看老面神,永远都圆圆的。哪怕一个方块的面团,被老面神吃了以后也会变成圆的。”

 “对,老面神吃面团的时候,会往上下四方膨胀,形成一个粗略的圆形。所以我们给这个状态取名一元,表示老面神纯净、纯洁。”

 岳川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个样子。

 面团自然发酵的状态下会轻微膨胀,向球形发展。

 如果不是重力、体量、模具的限制,在不断膨胀一段时间,老面神所在的面团必定会成为圆形。

 “这……”

 岳川惊呆了。

 简简单单两个字,竟然把老面神最大的特点解释了出来,而且形象生动。

 “厉害!真是太厉害了!”

 岳川再次感受到华夏文字的博大精深。

 也正是这一刻,岳川突然想到一种可能——西方的学者总喜欢创造字母、符号,是不是因为他们的语言天生低劣、短板严重?

 想要生动形象、言简意赅的解释一个新事物,西方文字、语言根本做不到。

 与其搞一大串没人看的文字,还不如随手写一个符号,让人们自己去查阅专业的文献。

 这样做,学者高深莫测,有逼格;藏书馆也获得一份工作和客人;还能搞一些专业的刊物,专门解释这些符号,以及背后的含义,又养活了一群人。

 岳川恍然大悟。

 为什么华夏就没有这种臭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