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5章 大和小(第2页)

 嘴上这么说,可老太太手上很实诚,飞快的接过书评。

 它也想知道自己写的那些枯燥的东西有没有人看,看完之后又说了什么。

 岳川又拿出第三本,“大灰,你的!除了书评,还有一些改进方案,比如对高炉的改进意见,还有炼器阵法的布置。”

 说到这个,岳川也是感慨不已。

 法器的运用非常广泛,可以说深入到夏商周三代方方面面。

 除了长短兵器,各种农具,还有五花八门的生活用具。

 大到编钟,小到铜扣。

 中间还有各种鼎、炉。

 上辈子的世界里,对“鼎”的解释只有两种:权力的象征,烹饪的用具。

 直到看了挑灯僧写的书评才明白,鼎既是权力的象征,也是烹饪的用具,只是有那么一点点不一样。

 首先,鼎个头大,铸造工艺难度高,无论是用料还是用工,都需要财富、权力支撑。

 普通人根本搞不出来这玩意儿,想搞也搞不出来。

 所以,能铸造鼎,能使用鼎的,都是大权在握之人。

 鼎的用途,确实有烹制食物,炙烤牛羊的。

 但那都是普通的鼎炉。

 高端的鼎炉都是法器,其中布置有阵法,铭刻有特殊的符文篆字。

 鼎炉不仅仅能烹制牛羊,还可以熬煮汤水,炮制草药,冶炼金属等。

 穆天子陵中熬制雷霆之力、星辰之力用的就是鼎。

 布置有大阵的鼎。

 鼎只是大阵的核心枢纽,或者大阵的关键配件。

 只是这种鼎炉华而不实,建造和布置花费大,效果有限,是典型的铺张浪费。

 其实最主要的是周天子权力缩水,没有那么多生产需求。

 所以这种炉鼎和阵法一点点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中,被主流淘汰。

 类似的事情还有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图、船舶设计图。

 被反对者雪藏、涂抹、毁坏,最终付之一炬。

 《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宝船约为长44丈,宽18丈。

 换算一下就是长度140米,宽度57米,排水量约2万多吨。

 这个数据可能没什么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