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一根羊毛引起的危机(第2页)

 绵皋拍手跺脚,当场喊人。

 “灰山!”

 “臣在!”

 “你即刻领一队人马前往鼓国,邀请我亲爱的兄弟过来会盟。”

 “是!”

 “白林!”

 “臣在!”

 “你即刻领一队人马前往仇国,邀请我亲爱的手足过来会盟。”

 “是!”

 刚开始还是绵皋一个个点名,后面直接是肥国人主动请缨。

 他们向绵皋奏明自己前往的方向,随即不等绵皋同意,转头就走。

 对这种无礼的举动,绵皋丝毫不觉得自己被冒犯,反而哈哈大笑。

 再然后,肥国人纷纷起身。

 他们牵出自己的马匹,准备好粮食、肉干以及衣物、被褥等,随即举着火把投身黑暗。

 黑夜中,看到一队队火光向四面八方散去。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绵皋哈哈大笑,“姜使放心,不出三天,我的兄弟们就会赶来。”

 三天?

 翁胖子有些惊讶。

 中行吴也不敢相信。

 岳川也觉得绵皋在吹牛。

 要知道,这个时代没有无线电通讯。

 想要传递消息,先得人骑马赶过去,对方收到消息再做出判断,然后启程。

 这哪一项都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完成。

 尤其涉及国君出行,肯定慎重再慎重。

 在岳川看来,三天时间能把消息传到中山国就不错了,让中山国国君三天后出现在这里,根本不可能。

 然而,绵皋非常有信心的解释道:“我们几个兄弟之国同出一源,遇到大事,我们的百姓会奔走相告,所有接到消息的人都会连夜动身,向四周传播消息。所以我相信,三天后,我们就能看到兄弟们。”

 岳川瞬间醒悟。

 这很符合游牧民族的作风。

 肥国人以及其他鲜虞联盟国家都保留了这种老传统。

 不像农耕民族,家家户户都有固定的住址,想找谁直接上门就是。

 游民需要逐水草而居,所以居无定所。

 一旦有大事,怎么通知他们?

 游牧民族也有自己的办法,那就是发动群众。

 走到一个村子,把消息传递给村里人。

 村里的男人立刻骑上快马,向周围其他村子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