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万卷书(第3页)

 “什么?这些书都送进了王氏?”

 “王氏?就是那个被田氏灭门的王氏吗?”

 “这是怎么回事?葛氏、云氏、徐氏、颜氏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不仅是几个大家族,陆陆续续又有许多观望中的家族将自家藏书送了过来。

 琅琊所有家族有一个算一个,都在这件事情中做出了选择,选择了站队。

 拒不交出家中藏书的,将会遭到琅琊所有家族的排挤。

 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变卖产业,离开琅琊。

 这一点琅琊人自己会瞪大眼睛,无需岳川监督。

 此时,岳川和王竞择一起,翻看着院落中的书箱。

 “没想到,你们琅琊的文风如此昌盛,家家藏书,而且藏书如此众多!”

 “老师所言极是!我也没想到,葛氏一家就能拿出两千卷书!按照他们统计的清单,这一批书怕是要超过两万卷,甚至能达到三万卷。”

 这些书必定会有重复。

 比如,葛氏各分支在分家时,可以从主家抄录一些名人书籍。

 但是在长期的发展中,各分支的成员对这些书籍进行注解,或者记录自己的读书心得。

 这些东西逐渐积攒,就形成了“家学”,这个东西是私密的,绝对不会公开。

 家学渊源一词,也就是这么来的。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

 人教版课本,爷爷上学的时候,把自己的笔记、资料、试卷等整理起来,装订成册。

 然后二爷爷、三爷爷、四爷爷……大伯、二伯、三伯、四叔……大哥、二哥、三哥……

 几代人之后,就积攒了几十份上百份学习资料。

 后辈上学的同时,又专心研究这些学习资料,只要用心,怎么也不可能考的太差吧?

 看着眼前一箱箱书籍,岳川心中感慨。

 人教版课本每隔十多年就换一次版本,高考的出题范围也周期性变动。

 但是古人科举考试,出题范围基本逃不出四书五经。

 贫农子女第一次读书,跟拥有几百年科举底蕴的书香子弟同场竞技,得额外付出多少努力,才能取得相同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