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众生愿(第2页)

 “同样也开了十几个小店,但每个人都挣到了钱,于是他们说,土地庙旁边真适合开店,以后开店就找土地庙。”

 “这说明了什么道理呢?”

 小小的故事,却蕴含了大道理。

 甚至可以说蕴含财富与商机。

 聪明人立刻意识到,以后可以在土地庙旁边开店,专门服务来往的商旅和路人。

 但更多的人是在思考故事中的道理。

 第一个土地庙旁边开了十几家小餐馆,结果除了前面几家短暂挣钱,后面的都是亏本的,到最后所有人都放弃。

 土地庙没有变,来往的商旅和行人也没有变。

 变的是分配“利”的人越来越多。

 同样的道理,一个国家的土地是有限的,土地上的人口也是有限的。

 但一个国家的人口是不断增长的。

 这一点在姜国表现得很明显。

 如果照这个趋势下去,姜国无法容纳更多人口。

 就会像那十几个餐馆一样,获得利益越来越少,最后无利可图。

 但是第二个土地庙……

 同样开了十几家店,但是每个店的功能不一样,服务的内容也不一样,反而所有人都挣到了钱,过上了好日子。

 再结合姜国的现状。

 很长很长的时间里,百姓们都在种地,一年到头忙活,还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遇到一些天灾人祸,整个国家都濒临崩溃。

 但是去年开始,姜国从“农桑”转变为“工商”,留下一部分百姓种地,其他百姓去搬砖、做木匠活、做石匠、酿酒、制醋、干建筑、跑商、养鸡等。

 姜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改变着。

 如今姜国,变得前所未有的富裕、繁荣。

 每个人都能吃饱,每个人都能穿暖,每个人脸上都有笑容,心里都有幸福。

 再把群体扩大一些。

 如果在土地庙旁开店的是人、鬼、精怪等,不是也能和平共处,和谐共存吗?

 岳川接着说道:“一个木桶,装满了石头,它满了吗?”

 有人回答:“满了!”

 “可是这个桶里还能再装进去很多沙子,它满了吗?”

 “这回肯定满了?”

 “如果再灌点水呢?它满了吗?”

 “这……这回肯定满了。”

 岳川呵呵一笑,“里面还能再播撒一些种子,滋生草木,还能引来虫豸,在木桶中繁衍生息,宛如一方小天地。”

 “同样的道理,把木桶看做百亩之田,它只能容纳五口之家生活,无法再塞进去另一个五口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