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家里有矿了(第2页)

 保守估计是好几个五百年计划。

 然而……这不是有了蜥蜴人嘛……

 挖掘坎儿井,最大的问题就是地下作业。

 普通人不适应地下幽闭空间,劳动效率低下,还有缺氧、粉尘、渗水、塌方等危险。

 蜥蜴人不同,它们就是地下生物,挖沙打洞是家常便饭。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坎儿井的挖掘方向。

 如果蒙着一个人的眼睛让他走直线,一百个人有九十九个做不到。

 坎儿井最深的可以达到地下一百多米,在这种环境下挖掘地道,既要保证前进的方向,又要保证水平的方向。

 难度可想而知。

 在实践中,古人发明了“木棍定向法”和“油灯定向法”。

 油灯定向法是在挖暗渠时,每隔2至3米放一盏灯,放3盏灯后,挖暗渠的匠人就会边挖边看后面的灯,保持只能看到一盏灯,否则就挖偏了。

 木棍定向法是从竖井口放入悬挂的木棍,挖暗渠的工人运用“二点一线”,从二个竖井中悬挂的木棍来定开挖方向。

 将这些技巧教给黄三后,岳川就甩手不管了。

 岳川使用香火之力的话,会更加快速。

 但是这样做的话消耗太大了,岳川根本承担不起。

 所以,还是用蜥蜴人好。

 慢点就慢点吧,差点就差点吧,只要能省钱就行。

 黄三主导伊犁城的营建,兼顾七河之地坎儿井的修筑。

 确定路线,设计好图纸后,就把施工任务下放给蜥蜴人。

 为了加快它们的施工速度,黄三还调拨了二十个阴兵指环。

 阴兵不能见光,白天无法使用,只能等太阳下山后参与劳作。

 而开凿坎儿井不同,大部分时间都在地下,伸手不见五指。

 阴兵可以全天无休的工作。

 按照“人闲车不闲”的轮班方法,蜥蜴人挖掘进度大大提升。

 如果是上辈子的施工队伍,一条两米多的洞子,使用小型掘进机,两班倒施工,一天也就十多米的进度。

 但是蜥蜴人连爪子带阴兵,每天能推进差不多一百米。

 这还是黄三要求保证质量,加固沿途井渠的结果,如果马力全开,这个进度估计还能再翻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