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这可如何是好?(第2页)

 嬴捷喃喃自语,不断重复着城隍说的话。

 “为什么是半部?另外半部是什么?”

 转念一想,《论语》还没写完,肯定是半部。

 不过,这半部已经足够了!

 一篇《马政》已经让秦国称霸西戎,一篇《殖民》足以让秦国人口快速增长。

 至于治理百姓,到时候交给城隍大人就是了。

 即便父亲不同意,等自己即位以后不就行了?

 而这一切的关键是让百姓识字,至少能看懂“禁止随地便溺”这种最简单的文字。

 “秦国,必须引入龙文才行!”

 挨鞭子的第二天开始,秦国使团也行动起来,每天陪着许石到处考察、参观,体验姜国的市井生活,感悟文字的作用。

 许石花钱不像嬴捷那般大手大脚,更不会大手一挥,今天的消费本公子买单。

 许石精打细算,甚至是锱铢必较。

 一个钱就是一个钱,绝不会多给。

 这个过程中,嬴捷还发现,姜国使用的货币是统一的。

 都是外圆内方的姜钱,也叫功德无量钱。

 每一枚钱币都做工精料、用料十足,百姓们认可度非常高。

 想到这,嬴捷把钱袋子里铜钱都倒到桌上玩消消乐。

 玩了半天,发现实在玩不下去。

 没办法,又玩连连看。

 结果还是玩不下去。

 没辙,只能数钱。

 数了三遍,每一次的数目都不一样。

 嬴捷麻了!

 以往在秦国,基本用不到钱,对钱没有什么概念。

 来姜国之后学会了用钱,但花钱都是不问价,直接一把抓,都是只多不少,也没遇到什么问题。

 可是今天逛了几家店,店家都说他的钱成色有问题。

 有的店家说两个铜钱换一个,有的店家说三个换一个,也有说四个换一个的。

 所以才有了刚才数钱的一幕。

 嬴捷忍不住想道,如果秦国的商人外出经商,会不会遇到与自己相同的遭遇?

 光是钱币兑换,秦国的商人就得蒙受多少损失?

 自己不在乎这些小钱,可平民百姓呢?

 嬴捷默默记下了这一点。

 许石又带着嬴捷逛其他店铺,过程中,嬴捷发现姜国的度量衡都是统一的。

 斤两钱、丈尺寸、升斗斛等。

 类似的单位,其他各国也都有,只是叫法的不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