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老面神(第3页)

 就像稻下乘凉一样。

 最底层的人并不懂什么“家国天下”,他们只有一个最卑微也最朴素的愿望。

 吃饱,不挨饿。

 岳川专门跑到厨房看了一眼和面盆。

 看过之后叮嘱胡三胡四胡五胡六说:“以后,这就是咱们家的老面神了。”

 说出这个名字,岳川自己都笑了。

 怎么有点飞天意面神教的感觉。

 是不是有点太随意了?

 小狐狸们也笑得嘻嘻哈哈。

 不过再看向和面盆时,它们多了一份认可。

 不再是看器物了,而是看向与自己等同的生灵。

 岳川想了想。

 酵母菌几乎无处不在,凡是有土壤与水的地方都有酵母菌的踪迹。但是,不同地区、不同生态环境,酵母菌是不同的。

 不同的酵母菌,最终导致食品风味不同。

 以啤酒为例,啤酒生产的四大物质为大麦(大米)、啤酒花、酵母、水。

 虽然这四种物质都对啤酒的品质与风味产生影响,但大麦(大米)、啤酒花、水更多侧重啤酒的品质,而酵母则偏重啤酒的风味。

 要想使一款啤酒具有独特的风味,重点在酵母菌上。

 这也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啤酒被调侃成“工业啤水”的原因。

 白酒也同样。

 之所以有五花八门的白酒,根源就在酿酒使用的酵母上。

 这种风味是很难复制,或者几乎不可能复制的。

 比如茅台酒。

 只能在茅台镇特有的环境下酿造。

 出了茅台镇都酿不出来一模一样的酒,原厂原班人马都不行。

 土地庙中的酵母与窑厂的酵母算是同种同源。

 借助传教的形式,它们被传播出去。

 虽然相隔千山万水,但它们的某些特质还是相同或者相似的。

 再加上香火供奉,这种特质会变得更加明显。

 随着人们的口味一代代传承下去。

 同样两个馒头,人们吃一口就能分辨出哪个是老面神的,哪个是假冒的。

 想了想,这个老面神,还挺有意思的。

 想通此节后,岳川也懒得去辩解了。

 爱信就信吧。

 反正很多东西,不信则无,信则有。

 以前没有老面神没关系,咱给它立个牌牌就有了。

 于是,窑厂的土地庙中多了两个一模一样的小狐狸,一个小狐狸手中端着盆,一个小狐狸手中捧着比脸还大的馒头。

 老面神就在那个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