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0章 微言大义(第2页)

 

但涉及到刺绣,她有些好奇,也有些好胜。

 

“哦?不知材料怎么说?”

 

唐雪见答道:“王后,寻常刺绣都是以布帛绸缎为载体,通过针头线脚在单面或者双面上的落点呈现色彩、构成图形。对吧?”

 

南郭离点了点头。

 

确实是这个道理。

 

“难道除了这个,还有其他方法吗?”

 

“有啊!”唐雪见说道:“这种传统刺绣,说白了就是在二维平面上做文章。”

 

“哪怕将布帛、绸缎做成衣衫,围成灯笼,或者其他立体的制品,依旧逃脱不了二维事实。”

 

“想再进一步,就必须往三维发展,布帛、丝绸不行,必须换成其他的材料。”

 

这个道理不难理解。

 

但是南郭离想了又想,这有什么必要吗?

 

这种“三维”的刺绣,有什么意义呢?

 

唐雪见笑着说道:“人能欣赏刺绣的美,是因为人的视觉只能感知平面,因为这个特性,人的文字、书画等,也都局限于二维。”

 

“如果人的视觉提升,拥有三维视觉,自然也就能欣赏三维的美,能接收和解析三维的信息,创造出三维的文字、书画。”

 

“我说的旗帜,就是这个道理。”

 

这……似乎又触及到众人盲区。

 

倒是南郭离若有所思。

 

她在土地庙时,传授胡二《帛术》,钻研空间法术。

 

空间法术的本质就是在极小的空间内勾勒复杂的阵法、符篆。

 

一块布,肉眼看上去是二维,但在微观视角下,它就是三维。

 

二维是在这块布的表面,也就是外面绘制图案。

 

三维则是在这块布的内部绘制图案——只是人暂时没有这种手段,也没有这种观察能力。

 

南郭离不同。

 

当了十多年的鬼物,她已经熟悉了鬼物无视物质的特点。

 

对人而言,“透过现象看本质”是一种很难得的品质。

 

但对鬼物而言,这是本能。

 

南郭离重新拿起针线……

 

她闭着眼酝酿了一会儿,随即摊开手掌。

针凭空飘起,灵力凝成丝线,随着针尖翩跹飞舞。

 

看到这一幕,众人惊呆了。

 

以前虽然知道姜后刺绣冠绝天下,却没想到恐怖如斯。

 

这哪里是技艺,分明是修行。

 

以针线入道吗?

 

唐雪见心中震撼更大。

 

她看得出,南郭离之前对“三维”一无所知。

 

只是自己几句话,就领悟到了其中精髓。

 

这种悟性,简直了。

 

这种悟道速度,何止是恐怖。

 

飞蓬的成长速度已经是族中首屈一指的存在。

 

可是跟面前的人一比,也黯然失色。

 

唐雪见心中暗道:不愧是飞蓬转世的生身之母,只有这种强大的母亲,才能生育出最优秀的子嗣。

 

众人惊叹之后,同时看向南郭离掌心上的针线。

 

灵气宛如实质,被定格在空中。

 

一道道灵气丝线勾勒、交汇,形成特殊的图案。

 

这种图案不但肉眼可见,即便闭上眼睛也能感知到。

 

一种不局限于视觉的“画面”。

 

南郭离刺绣完毕,收针封线。

 

空中的图案完好如初。

 

即便没有针线控制,它依旧妥善保存,没有散去。

 

那是一只眼睛的图案。

 

深邃、神秘、永恒。

 

又像是一颗太阳。

 

强烈、绚丽、炙热。

 

孔黑子与这只眼睛对视,努力回想着刚才刺绣的画面,口中不断喃喃“微言大义”。

 

一道道模糊的意念萌生出来,孔黑子若有所觉。

 

唐雪见看到众人都“若有所思”、“若有所悟”,于是讲述起三维感官。

 

她抬手向外面招了招。

 

很快,两只蜻蜓飞了进来,乖巧的停在手上。

 

“你们看这两只蜻蜓,有什么区别吗?”

 

众人仔细观察,随即陆续摇头。

 

“没区别!”

 

“大小一样,长相一样,颜色也差不多,根本没区别。”

 

“蜻蜓都不一个样吗,还有区别?”

 

这时候,众人突然发觉,好像不止蜻蜓。

 

蝴蝶,在人们的认知中也是一样。

 

飞鸟、走兽、游鱼等等,也都如此。

 

一个具体的事物,有一个具体的文字,有一个具体的形象。

 

这或许就是“微言大义”的基础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