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9章 这难道是行骗吗?(第2页)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先是一个定场诗。

 这种简单直白的文字触动了几乎所有人。

 以前那些法旨,开场就是一大堆花里胡哨的东西,动不动就是千年前,万年前,玲珑阁怎么怎么厉害之类的。

 问题是,这些平均寿命只有三四十年的普通人,根本理解不了好嘛。

 但是又不得不听。

 这一次,每个人都能听得懂。

 哪怕没种过地的帝王将相,也都感受到了文字中质朴而深沉的情感。

 “我玲珑阁深感农事艰辛,万民疾苦,宗门经过多年走访、数月商讨,最终定下玄学兴农、玄学助农、玄学扶农的三农政策……”

 “玲珑阁将观测天时,制定二十四节气,堪舆地利,绘制三十六作物带,指导各国农业生产。”

 “玲珑阁计划修筑156个大型农田水利项目,其中包括防洪、防汛、灌溉、水库等……”

 “玲珑阁将打造一批法器农具,诸国可照价购买。”

 听到前面两个,大家还没什么太大的感觉。

 那些一门心思修行的老爷们,懂什么农田水利?

 真有那心思,还不如天下大旱的时候行云布雨,洒洒水。

 他们不用心搞,自己看不懂。

 他们用心搞,自己更看不懂。

 但是听到第三条,众人瞬间醒悟。

 完了!

 国君们同时眼前一黑。

 图穷匕见啊!

 “照价”,不就是摊派嘛。

 这是官老爷们常用的手段。

 比如国君没钱了,弄一批鹿皮当钱,也就是所谓的“鹿皮钱”,一张当十万,当百万,让下面的大臣购买。

 大臣又不傻,自己买完,可以转手卖给富商。

 亏是不可能亏的,每次都能大赚一笔。

 有时候弄一批特制的丝绸,这东西什么用呢?

 进贡的时候垫在托盘上,或者祭祀祖宗的时候,垫在贡品下。

 没有这个,就是对祖宗不敬,对国君不敬,剥夺官职爵位,打入大牢。

 你就说你买不买吧。

 封疆大吏,王爷郡主们自然不会自己吃亏,回家之后肯定变本加厉的捞回来。

 那童稚的声音描述一番法器农具的材质、属性、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