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我想吃肉
259. 踏实 我算知道什么叫民为国本了。……
祝缨俯下身子问“你是谁今年几岁了”
小孩子道“我是铃铛, 九岁了。”
她的声音又甜又脆的,也像是个小铃铛。缺吃少穿的小孩看上去会比实际年龄小一点,这个小女孩看起来有个六、七岁。她衣衫单薄又不合体, 蓝布坎肩破破烂烂, 随着她的动作能够透过破烂的边缘看到清晰的肋骨形状。
祝缨问“你是怎么找到我的”
铃铛道“寨子里在传,头人很生气, 我听到了就跑了出来。”
祝缨问她是哪个寨子的, 铃铛跳了起来指着前面说“就是那里我家在那里阿妈在那里”
祝缨又问小姑娘来时的寨子,小姑娘道“找到我阿妈, 我也带你们去那里。”
祝缨伸手将她提到了自己的马前,对随从做了个手势,让他们小心行事。一个估且算是九岁的小女孩主动来带路, 透出一点蹊跷。祝缨一面慢慢地控着马往前走, 一边观察周围的地形, 就怕有人给她设了个陷阱。
铃铛只会说奇霞语, 但是说话很清楚,她能够比较完整地讲出自己的来历“我没有阿爸, 和阿妈、哥哥一起过。头人的妹妹嫁到那边寨子里生了个女儿,去年到寨子里做客,就要我去。头人就叫我过去了。前几天听他们说我哥哥死了,我想阿妈了。”
祝缨默默地听着, 奴隶身上发生这样的事情太多了, 就像母羊产下了羊羔,主人要将羊羔送人, 也绝不会征询羊的意见。
铃铛道“你们走岔路了,是那一条。”她将路指正。
祝缨对她产生了一点兴趣“你以前走过这条路”
小女孩仰着头看到祝缨一个下巴尖儿“没走过,我一看就知道。”
祝缨愈发地小心了, 附近的几个寨子她都知道,小女孩不来自其中任何一个。她带的路能准么还是要等一个成年人来领路呢
山里的消息传得也快也慢,慢是指长距离的传播会慢,快是指邻近的寨子还是互通消息的。小女孩能来,成年人也会找到她。
祝缨走得很慢,铃铛有点着急,说“我指的路是对的”
铃铛越这样讲,祝缨就越不会走快,她散出更多的哨探,又让胡师姐警戒,同时命几个喊话的人养养嗓子,一旦对阵就将她的话喊出去。
走了大半天,路上一点风吹草动也没有,邻近了寨子前面忽然出现一队人。两下喊话,祝缨让这边说,是小寨那里来报信的,迎来的人不疑有他,上前要问情况,走近了才发现不对,想跑已经晚了。胡师姐一枚弹子放倒第一个人,祝缨的连珠箭紧随而至,随从中的猎户也各显本事,最后是追击,很快将一队人消灭。
之后祝缨才加快了进程,一气奔到寨子前。这是一处中等的寨子,寨子里隐约知道洞主在与人争斗,敌人已打过来了,寨门已关。
祝缨让人喊“快开门我们是逃出来的”
里面的人还要问他们的身份,祝缨想让他们冒充艺甘家的人。寨子里还不信“洞主没来,你们怎么来了”
铃铛尖着声音大喊“我回来了的是我我是东屋树下的铃铛。”
她走了不到两年,寨子里的人还认得她,寨门打开了。祝缨带人突入她的随从们一路喊着“杀洞主,去锁镣,有米吃。”“开仓放米”“说话算数”“你们挨打受骂,换个人难道会更差”“别为打你的人拼命。”“想想都是谁打你的。”
这话说得也对,奴隶平日里过得实在不怎么样。
铃铛道“我、我阿妈”
无论她怎么喊,祝缨还是先干自己的事情,命人控制了寨子,将寨主一家上枷、关押,然后才带她去找她的母亲。
铃铛家住在寨子东边一株大树附近的一间门小棚屋里,这里附近都是这样低矮的棚屋。每天清晨太阳出来的时候,寨子里的鸡必飞到树上打鸣,将这些人叫醒。这里住着整个寨子里起得最早的人。
铃铛一头扎进屋里,然后便是一声大叫“阿妈”
里面没有声音。
祝缨怀疑她母亲已经死了,胡师姐执短刀护在祝缨的身前。两个随从上前撩开了门上的破帘子,这家甚至没有门,仿佛也没什么可以偷的东西。帘子打开之后,亮光从外面透了进来,祝缨等了片刻,才在铃铛的抽泣声中看清了里面的清况。
家徒四壁,地上一层干草,一个极低矮的估且称之为床铺的长方形的台子,上面铺着草垫子,有一片破羊皮放在上面。床铺上一个干枯的女人,铺边一堆编了一半的竹笼子。铃铛抱着女人的腿“阿妈阿妈”
女人的两条腿有点不一样,一条长、一条短,矮的那条没有脚,用一块布包着创口。
祝缨低声道“找个人来问问。”
很快,附近屋子里大胆一些的奴隶被揪了出来,他小心地动动脖子。他的枷刚被取下来,脖子、手腕上还有痕迹,他有点不适应,低声说“有一天她哥哥出去放牛,牛回来了,人不见了。头人说一定是逃了,就把他阿妈的一只脚给砍了。”
祝缨问道“她哥哥呢找到了吗知道去哪儿了吗”
奴隶道“找到了,掉到山沟里摔死了。不是逃的。”
胡师姐因苏喆的关系,听懂了简单的意思,磨了一磨牙。
里面的声音变成了哭泣,祝缨道“去看看。”又让刚才说话的奴隶去那边树下排队,等着去仓里领米。如果都挤到一起,秩序必然混乱,为弹压就要使用暴力,这是极糟糕的。一开始就要定下条件,才能保证有序进行。
那边放米,这边祝缨进了房里,这么长时间门女人还不动,恐怕不太妙。上前一看,所料不差,人眼睛已经闭上了,胡师姐上前试了试鼻息,对祝缨摇了摇头。祝缨摸摸铃铛的头,铃铛抖了一下,抬头看着祝缨,孩子眼睛通红。祝缨说“家里还有别人吗”
铃铛摇了摇头。
祝缨向她伸出一只手,铃铛看看手、看看人,将自己的手在身上用力擦了几下,将细瘦的小手放到祝缨的手里。
祝缨将她拉了起来,说“你阿妈等到你了。”
铃铛放声大哭。
祝缨道“先把你阿妈和你哥埋在一起吧。我叫两个人帮你。”
她不能久留,还要继续处理寨子里的事务,她带来的人不少,但是几乎没有识字的,好在随从里有三个别业的“里正”,又有数名什伍长。勉强控制住了情况。
祝缨道“传我的令,凡我所到之处,废除肉刑。死罪,杀,活罪,打、罚钱物。不加其他刑罚。”
“是”
祝缨将此处寨子安排妥当,将原本的奴隶释放,她没有将田地完全交给奴隶。而是“仿授田”给地收税征发。再指定一些长者暂时做管理。
之前奴隶没有自己的田地、作坊之类,干活都是别人安排。突然放开,水利灌溉等未必知道要怎么协调,需要指导。奴隶既没有耕牛也没有农具连个房子都没有,十分薄弱,一旦完全分地,不用几年大部分人将由于兼并再次失去土地。
这是山下无数年的经验证实了的事情。兼并是朝廷一直头疼的。
祝缨一股脑地将头人等的土地算作自己的战利品,奴隶卸去枷锁,“长租”她的土地。这样比较能够保证一下他们的身份,使之不易再次因为债务沦为别人的奴隶。
大部分奴隶、平民可以这样安置。
胡师姐又将铃铛带回,铃铛如今也是个孤儿了。放到寨子里,一个小姑娘恐怕不会过得特别的好。胡师姐一寻思,孤女容易受欺负,这么大的小孩儿怎么养活自己山下不说育婴堂,就算糖坊也收学徒工,比把她放在寨子里强。就顺手捎了回来。
小姑娘两眼通红,祝缨道“你以后要怎么过”
铃铛道“你带我找到阿妈,就是我的主人了,我说话算数。”
“我可以让你留下来。你还愿意跟我走吗”
铃铛点了点头。
“好吧,你就与我一同上路。胡娘子,给她洗洗,换身衣服。”
祝缨派了两个人帮她去收拾屋子。办这些事的同时,就相续有奴隶来投奔,其中一个说“我们已将寨主杀了请您到我们那里去。”
祝缨当时不知道,这群人十分之坑,她一路骗人开门顺风顺水,终于也被人骗了一回。
祝缨随着这人到了他们的寨子,刚到寨子门前就觉得不妙怎么看门的都醉醺醺的
她十分警惕,所有随从长刀出鞘,弓箭搭弦。
进了寨子里就更不对了,空气里一股煮肉和米饭的香气。大旗杆上挂着几个人,有穿着衣服的、有半裸的,看衣饰应该是原来的头人。寨子里的人跑过来与这引路人打招呼,以祝缨对整个瑛族的了解,这人穿得不伦不类。一个男人,身上裹着一件女式的绸衣,脚上明明是一双丝履,却又用刀戳了几个洞。
祝缨问道“这是在做什么”
那人笑道“您请,到大屋里。”
大屋也乱七八糟的,没有成套的家具。
原来,他们不但杀了寨主全家,放了血祭天,还自动地分了寨子里的财物。寨子里天天大米饭、寨主家的酒也喝了一大半、牲口也吃的吃、分的分。寨主家的东西谁搬的就算谁的,也有往寨主家女眷的床上打滚儿的,也有将人家洗脸的铜盆抱走的。开开心心乐了好几天,然后不知道接下来要干什么了。
他们既没有文字,管理上也就混乱。寨主及管家等人世代管理,心里能有个数,翻身的奴隶大多数不大识数。到分田地的时候争来争去谁也没个准星,才想起来好像听说有一个人就是专干这个的赶紧去将祝缨找了来当寨主。
小孩子道“我是铃铛, 九岁了。”
她的声音又甜又脆的,也像是个小铃铛。缺吃少穿的小孩看上去会比实际年龄小一点,这个小女孩看起来有个六、七岁。她衣衫单薄又不合体, 蓝布坎肩破破烂烂, 随着她的动作能够透过破烂的边缘看到清晰的肋骨形状。
祝缨问“你是怎么找到我的”
铃铛道“寨子里在传,头人很生气, 我听到了就跑了出来。”
祝缨问她是哪个寨子的, 铃铛跳了起来指着前面说“就是那里我家在那里阿妈在那里”
祝缨又问小姑娘来时的寨子,小姑娘道“找到我阿妈, 我也带你们去那里。”
祝缨伸手将她提到了自己的马前,对随从做了个手势,让他们小心行事。一个估且算是九岁的小女孩主动来带路, 透出一点蹊跷。祝缨一面慢慢地控着马往前走, 一边观察周围的地形, 就怕有人给她设了个陷阱。
铃铛只会说奇霞语, 但是说话很清楚,她能够比较完整地讲出自己的来历“我没有阿爸, 和阿妈、哥哥一起过。头人的妹妹嫁到那边寨子里生了个女儿,去年到寨子里做客,就要我去。头人就叫我过去了。前几天听他们说我哥哥死了,我想阿妈了。”
祝缨默默地听着, 奴隶身上发生这样的事情太多了, 就像母羊产下了羊羔,主人要将羊羔送人, 也绝不会征询羊的意见。
铃铛道“你们走岔路了,是那一条。”她将路指正。
祝缨对她产生了一点兴趣“你以前走过这条路”
小女孩仰着头看到祝缨一个下巴尖儿“没走过,我一看就知道。”
祝缨愈发地小心了, 附近的几个寨子她都知道,小女孩不来自其中任何一个。她带的路能准么还是要等一个成年人来领路呢
山里的消息传得也快也慢,慢是指长距离的传播会慢,快是指邻近的寨子还是互通消息的。小女孩能来,成年人也会找到她。
祝缨走得很慢,铃铛有点着急,说“我指的路是对的”
铃铛越这样讲,祝缨就越不会走快,她散出更多的哨探,又让胡师姐警戒,同时命几个喊话的人养养嗓子,一旦对阵就将她的话喊出去。
走了大半天,路上一点风吹草动也没有,邻近了寨子前面忽然出现一队人。两下喊话,祝缨让这边说,是小寨那里来报信的,迎来的人不疑有他,上前要问情况,走近了才发现不对,想跑已经晚了。胡师姐一枚弹子放倒第一个人,祝缨的连珠箭紧随而至,随从中的猎户也各显本事,最后是追击,很快将一队人消灭。
之后祝缨才加快了进程,一气奔到寨子前。这是一处中等的寨子,寨子里隐约知道洞主在与人争斗,敌人已打过来了,寨门已关。
祝缨让人喊“快开门我们是逃出来的”
里面的人还要问他们的身份,祝缨想让他们冒充艺甘家的人。寨子里还不信“洞主没来,你们怎么来了”
铃铛尖着声音大喊“我回来了的是我我是东屋树下的铃铛。”
她走了不到两年,寨子里的人还认得她,寨门打开了。祝缨带人突入她的随从们一路喊着“杀洞主,去锁镣,有米吃。”“开仓放米”“说话算数”“你们挨打受骂,换个人难道会更差”“别为打你的人拼命。”“想想都是谁打你的。”
这话说得也对,奴隶平日里过得实在不怎么样。
铃铛道“我、我阿妈”
无论她怎么喊,祝缨还是先干自己的事情,命人控制了寨子,将寨主一家上枷、关押,然后才带她去找她的母亲。
铃铛家住在寨子东边一株大树附近的一间门小棚屋里,这里附近都是这样低矮的棚屋。每天清晨太阳出来的时候,寨子里的鸡必飞到树上打鸣,将这些人叫醒。这里住着整个寨子里起得最早的人。
铃铛一头扎进屋里,然后便是一声大叫“阿妈”
里面没有声音。
祝缨怀疑她母亲已经死了,胡师姐执短刀护在祝缨的身前。两个随从上前撩开了门上的破帘子,这家甚至没有门,仿佛也没什么可以偷的东西。帘子打开之后,亮光从外面透了进来,祝缨等了片刻,才在铃铛的抽泣声中看清了里面的清况。
家徒四壁,地上一层干草,一个极低矮的估且称之为床铺的长方形的台子,上面铺着草垫子,有一片破羊皮放在上面。床铺上一个干枯的女人,铺边一堆编了一半的竹笼子。铃铛抱着女人的腿“阿妈阿妈”
女人的两条腿有点不一样,一条长、一条短,矮的那条没有脚,用一块布包着创口。
祝缨低声道“找个人来问问。”
很快,附近屋子里大胆一些的奴隶被揪了出来,他小心地动动脖子。他的枷刚被取下来,脖子、手腕上还有痕迹,他有点不适应,低声说“有一天她哥哥出去放牛,牛回来了,人不见了。头人说一定是逃了,就把他阿妈的一只脚给砍了。”
祝缨问道“她哥哥呢找到了吗知道去哪儿了吗”
奴隶道“找到了,掉到山沟里摔死了。不是逃的。”
胡师姐因苏喆的关系,听懂了简单的意思,磨了一磨牙。
里面的声音变成了哭泣,祝缨道“去看看。”又让刚才说话的奴隶去那边树下排队,等着去仓里领米。如果都挤到一起,秩序必然混乱,为弹压就要使用暴力,这是极糟糕的。一开始就要定下条件,才能保证有序进行。
那边放米,这边祝缨进了房里,这么长时间门女人还不动,恐怕不太妙。上前一看,所料不差,人眼睛已经闭上了,胡师姐上前试了试鼻息,对祝缨摇了摇头。祝缨摸摸铃铛的头,铃铛抖了一下,抬头看着祝缨,孩子眼睛通红。祝缨说“家里还有别人吗”
铃铛摇了摇头。
祝缨向她伸出一只手,铃铛看看手、看看人,将自己的手在身上用力擦了几下,将细瘦的小手放到祝缨的手里。
祝缨将她拉了起来,说“你阿妈等到你了。”
铃铛放声大哭。
祝缨道“先把你阿妈和你哥埋在一起吧。我叫两个人帮你。”
她不能久留,还要继续处理寨子里的事务,她带来的人不少,但是几乎没有识字的,好在随从里有三个别业的“里正”,又有数名什伍长。勉强控制住了情况。
祝缨道“传我的令,凡我所到之处,废除肉刑。死罪,杀,活罪,打、罚钱物。不加其他刑罚。”
“是”
祝缨将此处寨子安排妥当,将原本的奴隶释放,她没有将田地完全交给奴隶。而是“仿授田”给地收税征发。再指定一些长者暂时做管理。
之前奴隶没有自己的田地、作坊之类,干活都是别人安排。突然放开,水利灌溉等未必知道要怎么协调,需要指导。奴隶既没有耕牛也没有农具连个房子都没有,十分薄弱,一旦完全分地,不用几年大部分人将由于兼并再次失去土地。
这是山下无数年的经验证实了的事情。兼并是朝廷一直头疼的。
祝缨一股脑地将头人等的土地算作自己的战利品,奴隶卸去枷锁,“长租”她的土地。这样比较能够保证一下他们的身份,使之不易再次因为债务沦为别人的奴隶。
大部分奴隶、平民可以这样安置。
胡师姐又将铃铛带回,铃铛如今也是个孤儿了。放到寨子里,一个小姑娘恐怕不会过得特别的好。胡师姐一寻思,孤女容易受欺负,这么大的小孩儿怎么养活自己山下不说育婴堂,就算糖坊也收学徒工,比把她放在寨子里强。就顺手捎了回来。
小姑娘两眼通红,祝缨道“你以后要怎么过”
铃铛道“你带我找到阿妈,就是我的主人了,我说话算数。”
“我可以让你留下来。你还愿意跟我走吗”
铃铛点了点头。
“好吧,你就与我一同上路。胡娘子,给她洗洗,换身衣服。”
祝缨派了两个人帮她去收拾屋子。办这些事的同时,就相续有奴隶来投奔,其中一个说“我们已将寨主杀了请您到我们那里去。”
祝缨当时不知道,这群人十分之坑,她一路骗人开门顺风顺水,终于也被人骗了一回。
祝缨随着这人到了他们的寨子,刚到寨子门前就觉得不妙怎么看门的都醉醺醺的
她十分警惕,所有随从长刀出鞘,弓箭搭弦。
进了寨子里就更不对了,空气里一股煮肉和米饭的香气。大旗杆上挂着几个人,有穿着衣服的、有半裸的,看衣饰应该是原来的头人。寨子里的人跑过来与这引路人打招呼,以祝缨对整个瑛族的了解,这人穿得不伦不类。一个男人,身上裹着一件女式的绸衣,脚上明明是一双丝履,却又用刀戳了几个洞。
祝缨问道“这是在做什么”
那人笑道“您请,到大屋里。”
大屋也乱七八糟的,没有成套的家具。
原来,他们不但杀了寨主全家,放了血祭天,还自动地分了寨子里的财物。寨子里天天大米饭、寨主家的酒也喝了一大半、牲口也吃的吃、分的分。寨主家的东西谁搬的就算谁的,也有往寨主家女眷的床上打滚儿的,也有将人家洗脸的铜盆抱走的。开开心心乐了好几天,然后不知道接下来要干什么了。
他们既没有文字,管理上也就混乱。寨主及管家等人世代管理,心里能有个数,翻身的奴隶大多数不大识数。到分田地的时候争来争去谁也没个准星,才想起来好像听说有一个人就是专干这个的赶紧去将祝缨找了来当寨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