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我想吃肉
第216章 难题(第2页)
梅校尉甚至想交给她收拾一下。以他这些日子与祝缨的接触,应该不至于不给他一点好处的。大不了大家一起分账嘛! 祝缨道:“咱们还是商量着来吧。”她现在比较希望梅校尉能够提供一些比较“老实”的人,最好是性情还可以的。梅校尉道:“这倒不难。” 两人很快敲定了人选,制糖的工匠以前还有两个,三年一到,人就跑去州城了。这儿产甘蔗,制糖的作坊也多,比较容易能够找到生计。 祝缨只薅到了些石匠、木匠、铁匠之类。 最后说到了利基族的时候,梅校尉头摇得像拨浪鼓:“大人!万不可兴此心!大人难道不知道?以前那个知府,就是因为他,闹得兵连祸结的!害!有仗打就有功劳拿是真的,那也得能活到最后不是?我们赴任前,别的不讲,第一件事就要告诫我们不许再兴事!要不这儿怎么只有这几个人,我还只是个校尉呢?我天天带着这群人操练,就是叫他们没力气出去惹事。” 因为那一件事,朝廷的宗旨就是,镇得住“群獠”就行,但是不寻求一次性的大规模的剿灭或者猎取山民下山种地。 祝缨道:“不是要打什么,我是想,福禄县那儿开了榷场,一个哪儿够呢?可有钱财就会有纠纷,万一有点儿打架斗殴的事儿,到时候还请校尉给看着些。” 梅校尉道:“我只管镇守的事情!” “我只管地方上百姓富足的事情。” 梅校尉道:“那行。” 祝缨道:“那就先这样?” “好。” 梅校尉要留祝缨吃饭,祝缨笑道:“不了不了,我才带了多少东西过来?咱们这些人把带来的东西吃完了再走么?” 她去了流人营,将几个工匠薅过来往车里一塞,走了。 她前脚走,梅校尉后脚就对一个心腹小兵说:“你留意着些进山那边的路,有异动就来报我。” 祝缨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梅校尉给防范上了,她现在手上有空屋,将匠人往那里一放,开始执行自己的计划。趁着现在,将识字碑的事儿再推进一步,连河东县也要加快一些。再有是农具,许多贫农连农具都不能自备。 祝缨不打算白给,府衙出钱出工匠打造农具,贫农以赊账的方式租用,等到收获的时候,连收税一块儿收租金。连租三年之后,再交少量的尾款,这份农具就是租用者的了。对每户可以租用的数量进行限制,多租的就累进增加租金。 祝缨叫来项安、项乐,跟他们商量一下定价,以及是否可行。 项安问道:“连租三年?” 顾同站在一边,原本他也是想问的,有人问了,他就跟着听。祝缨道:“时间拖得长一点,才能防止有人从弄鬼。你想,我要是弄些个贫户的身份虚报个百八十户的人,一年就将这些东西领光了,接下来呢?他再高价租卖?我给他们白供本金呢?” 官府惠民的时候,总要防着太多的聪明人钻空子。 她前两年想低息或者无息放贷给贫户过难关,后来没干,一是手头钱确实不太多,二也是想到这方面的问题。她干事,第一想的是:如果是我,怎么钻空子?其次才是设法堵窟窿,最后才是施行。所以她颁布的办法,一直以来都比较好用。 执行是最艰难的。又得用着这些大户,又得防着他们弄鬼,对一些胥吏、里正、族老之类的人物,也是样。拖长时间,加大想要偷机取巧的人的成本,磨掉大部分人的念头,这件事儿差不多就算成了一半儿了。 顾同和项家兄妹都不说话了,顾同是想到了自家祖父跟当年的关丞瓜分驻军屯田的事儿了。项家兄妹是商人,一经祝缨提醒,就想到了套取低息贷款的法子。要是有这样的机会,他们也不能保证自己家会忍得住不干。 祝缨道:“好了,先这样吧。哎,还没有制糖的匠人来吗?” 项安道:“不如让各地会馆留意一下?” “这主意不错。”祝缨说。 顾同跑去跟他舅舅讲,回来的时候在府门口遇到一个被衙役拦住的人。自从上次祝缨重申了门禁之后,闲杂人等就不得随便入内了。他见来人一派斯文气质,与寻常人不大一样,就问了一句,得知他就是陆美之后,顾同道:“请稍等。” 他进去回报了一声,将陆美引了进去。祝缨这里开了路引,又让丁贵去后面取些盘费送给陆美,又叮嘱陆美要按时回来。 陆美道:“大人放心,我要是逃了,前面的罪就白受了。”长揖到地。 祝缨想起来这时节正是往外卖橘子的时候,便说:“他们有往外运橘子的,你要不急,就与他们一路,能捎你一程有个照应。再往后的路,你就要自己走啦。” 陆美一喜:“求之不得。”再次郑重道谢。他的身份也不能使用驿站的资源,有个商队可蹭,自是求之不得。 顾同又将他送了出去,心道:官场可也不那么好混呀! ——————————— 祝缨没有什么感慨,这事儿要是轮到她头上,只要不是让她死,她也得这么干。她还记得当年那个案子,郑熹没有让穷治,最后也就是陆美给顶了,陆美背后那人得欠郑熹老大一个人情呢。 祝缨往后衙去,胡师姐跟着,她问胡师姐:“今天那些兵士武艺如何?” 胡师姐道:“看着像是演的。” 祝缨不问她兵阵排布,她也确实不懂兵阵,武艺方面就有些眼力了。胡师姐道:“他们看着不如老侯叔。” 就这两天功夫,她已经跟侯五练过两手了。侯五经验丰富,出手就是杀招,告诉她:“你虽不是花拳绣腿,遇到我这样的人,可也不敢留手。咱们上过阵的人,出手就奔着杀人去的
。”胡师姐看今天演示的士卒完全不像,但是士卒比侯五也年轻,且南府这地方也不能说太平,小股山匪过一阵儿也会来一点儿。士卒不可能没见过血,估计就是演给祝缨看的。 祝缨道:“要是你与他们交手呢?” 胡师姐道:“只要不被近身压住了,我能赢,近身就不好说了。” 男女力量上的差别还不能忽视的,她勤练不辍,可以抹平与普通男性的差距,一些懒惰士卒也不如她。对普通男人,一个打八个是真的。但是如果有男人也这般苦练,力气上她又不占优,一旦近身,她一准儿得输。 看了一眼祝缨,想这个也是个男子,胡师姐就将前面的话咽了,只说后面一句。 祝缨点点头:“那也已经很好了。”她就是一个普通知府,有胡师姐在身边已经很满意了。办案的时候也遇不着比胡师姐还高明的高手,够用了。 两人走到二门前,同时一顿,她们听见里面有争吵声。两人对望一眼,胡师姐伸手敲门。 侯五的声音问:“谁?” 祝缨道:“我。” 侯五拉开了门,笑道:“后头正打架呢。” 祝缨快步走到二进,只见锤子、石头正在大战苏喆及其小侍女,三个小女孩儿与两个小男孩儿打作一团。锤子方只有两人,但是石头年纪比他们都大一点,块头更是大出不少,所以以二敌三也不落下风。 双方一边打,一边互相操着自己运用得十分熟悉的母语对骂,石头和两个小侍女还互相吐口水。 张仙姑在喊人:“快,快给他们分开!哎哟,这是怎么闹的?老头子?你看什么看?!快点儿!” 花姐在叫:“杜大姐,快,你和巧人一人一个!哎,你老大一个人了,就不要再添乱啦!”她最后一句说的是苏喆那个年长的侍女。 侯五站在两个院子之间的门边喊了一句:“大人回来了。” 战斗这才平息。 祝缨缓缓走过去,只见花姐这儿揽着苏喆等人,张仙姑那儿摩着锤子的脑袋。五个孩子都双眼通红,一看到她来,眼泪流了十行。 祝缨道:“都洗洗脸,再过来慢慢说怎么回事儿。” 杜大姐和侍女各带人去洗脸,祝缨问花姐:“怎么回事儿?”她们到了祝缨正房坐下,张仙姑和祝大也跟着来了。 张仙姑道:“石头和锤子在外头玩儿呢,我说,半大小子正皮的时候,总关家里不得闷出毛病来?叫他两个到外头耍。不知怎么的,那边俩小丫头看见他们突然就生起气来了,你说,她们以往也不这样呀!” 花姐道:“阿喆起先没动手的,后来听着石头叫了一句什么,也恼了,两下就打了起来。” 祝缨道:“等他们过来再说。” 两伙人都被带过来了,祝缨道:“都说说,怎么回事儿?” 石头想说话,但是他的舌头一向不如同龄人利落,苏喆那儿,一个小侍女抢了话:“他们是利基人。” 石头道:“我就是!” 小孩儿拌嘴,最后石头用利基话、小侍女用奇霞话,各骂各的,互不干扰。 祝缨制止了他们,让苏喆和锤子来说。先让锤子说:“阿喆是后到的,锤子,你说,是怎么开的头?” 锤子用已经有点准的官话说:“大人,我与石头在外面玩,她们忽然过来骂我们。” 苏喆道:“他们也骂我们!” 这两个比那两个有条理一点,祝缨终于弄明白了,石头学话慢,跟锤子在一起的时候就说利基话更容易一点,正玩儿呢,谁管学话的事儿?就说利基话了,两人拿着小棍儿在“练武”打着玩。冷不防小侍女给苏喆拿东西经过,一听是仇家的话,她就忍不住了。 小侍女之所以选给苏喆,是因为她爷爷的头就是被利基人砍了带走的,她爹又是跟利基族互有殴时受了伤。算是忠义之家。因而被苏鸣鸾选给了女儿,算是优待。 小姑娘也听不懂这俩货具体说的是什么,但是听发言知道是利基话。 石头和锤子对两族之间的恩怨情仇是一点儿感觉也没有,他俩没一个经过两族仇杀的,倒是被自己族人给卖下山。平常他们在家里话也少,也知道苏喆是客人,不往人那儿凑,彼此相安无事。 猛一下被骂也有点懵,虽然听不懂,看小姑娘一手叉腰一手指着他们,就知道不对劲儿了。 石头也回了句嘴,回的还是利基话。这下捅了马蜂窝了! 众所周知,骂人话是学得最快的,也是最容易被人记住的。小侍女和苏喆不会利基话,然而鉴于两族间的关系,她们对利基人骂自己的词的发音记得很清楚。石头和锤子亦然,虽然不知道她们骂的是什么,但是幼小的时候知道对方那个词绝不是好话! 如果让熟悉两族语言的祝缨说,互相骂的词的意思大概就是“按倒放血的材料”以及“替我们养头的xx”。外人听着不觉得,实际的含义则要再算上几十代的血仇,双方一听就炸。 开始,苏喆是不打算自己动手的,她先看着,一听不是个好词,才上来帮侍女动手的。 祝缨道:“我道是为了什么?原来是因为这个?好啦,事情我都知道了。这个事儿先动口先动手的不对,以后不许这样了。石头、锤子,这次是你们受委屈了,挨了打知道还手,还不错。不过刚才拦着你们不叫打了,怎么不听呢?又不是只按着你们的手,不按她们的手。” 锤子机灵道:“大人,我错了。” 祝缨点点头,又对小侍女道:“也不怪你,你有家仇。不过以后呢,多想一阵儿再动手。阿喆,我只说你,你过来。” 苏喆走了上前,十分委屈:“阿翁,我没错。” 祝缨道:“你是因为他们骂到你了,
。”胡师姐看今天演示的士卒完全不像,但是士卒比侯五也年轻,且南府这地方也不能说太平,小股山匪过一阵儿也会来一点儿。士卒不可能没见过血,估计就是演给祝缨看的。 祝缨道:“要是你与他们交手呢?” 胡师姐道:“只要不被近身压住了,我能赢,近身就不好说了。” 男女力量上的差别还不能忽视的,她勤练不辍,可以抹平与普通男性的差距,一些懒惰士卒也不如她。对普通男人,一个打八个是真的。但是如果有男人也这般苦练,力气上她又不占优,一旦近身,她一准儿得输。 看了一眼祝缨,想这个也是个男子,胡师姐就将前面的话咽了,只说后面一句。 祝缨点点头:“那也已经很好了。”她就是一个普通知府,有胡师姐在身边已经很满意了。办案的时候也遇不着比胡师姐还高明的高手,够用了。 两人走到二门前,同时一顿,她们听见里面有争吵声。两人对望一眼,胡师姐伸手敲门。 侯五的声音问:“谁?” 祝缨道:“我。” 侯五拉开了门,笑道:“后头正打架呢。” 祝缨快步走到二进,只见锤子、石头正在大战苏喆及其小侍女,三个小女孩儿与两个小男孩儿打作一团。锤子方只有两人,但是石头年纪比他们都大一点,块头更是大出不少,所以以二敌三也不落下风。 双方一边打,一边互相操着自己运用得十分熟悉的母语对骂,石头和两个小侍女还互相吐口水。 张仙姑在喊人:“快,快给他们分开!哎哟,这是怎么闹的?老头子?你看什么看?!快点儿!” 花姐在叫:“杜大姐,快,你和巧人一人一个!哎,你老大一个人了,就不要再添乱啦!”她最后一句说的是苏喆那个年长的侍女。 侯五站在两个院子之间的门边喊了一句:“大人回来了。” 战斗这才平息。 祝缨缓缓走过去,只见花姐这儿揽着苏喆等人,张仙姑那儿摩着锤子的脑袋。五个孩子都双眼通红,一看到她来,眼泪流了十行。 祝缨道:“都洗洗脸,再过来慢慢说怎么回事儿。” 杜大姐和侍女各带人去洗脸,祝缨问花姐:“怎么回事儿?”她们到了祝缨正房坐下,张仙姑和祝大也跟着来了。 张仙姑道:“石头和锤子在外头玩儿呢,我说,半大小子正皮的时候,总关家里不得闷出毛病来?叫他两个到外头耍。不知怎么的,那边俩小丫头看见他们突然就生起气来了,你说,她们以往也不这样呀!” 花姐道:“阿喆起先没动手的,后来听着石头叫了一句什么,也恼了,两下就打了起来。” 祝缨道:“等他们过来再说。” 两伙人都被带过来了,祝缨道:“都说说,怎么回事儿?” 石头想说话,但是他的舌头一向不如同龄人利落,苏喆那儿,一个小侍女抢了话:“他们是利基人。” 石头道:“我就是!” 小孩儿拌嘴,最后石头用利基话、小侍女用奇霞话,各骂各的,互不干扰。 祝缨制止了他们,让苏喆和锤子来说。先让锤子说:“阿喆是后到的,锤子,你说,是怎么开的头?” 锤子用已经有点准的官话说:“大人,我与石头在外面玩,她们忽然过来骂我们。” 苏喆道:“他们也骂我们!” 这两个比那两个有条理一点,祝缨终于弄明白了,石头学话慢,跟锤子在一起的时候就说利基话更容易一点,正玩儿呢,谁管学话的事儿?就说利基话了,两人拿着小棍儿在“练武”打着玩。冷不防小侍女给苏喆拿东西经过,一听是仇家的话,她就忍不住了。 小侍女之所以选给苏喆,是因为她爷爷的头就是被利基人砍了带走的,她爹又是跟利基族互有殴时受了伤。算是忠义之家。因而被苏鸣鸾选给了女儿,算是优待。 小姑娘也听不懂这俩货具体说的是什么,但是听发言知道是利基话。 石头和锤子对两族之间的恩怨情仇是一点儿感觉也没有,他俩没一个经过两族仇杀的,倒是被自己族人给卖下山。平常他们在家里话也少,也知道苏喆是客人,不往人那儿凑,彼此相安无事。 猛一下被骂也有点懵,虽然听不懂,看小姑娘一手叉腰一手指着他们,就知道不对劲儿了。 石头也回了句嘴,回的还是利基话。这下捅了马蜂窝了! 众所周知,骂人话是学得最快的,也是最容易被人记住的。小侍女和苏喆不会利基话,然而鉴于两族间的关系,她们对利基人骂自己的词的发音记得很清楚。石头和锤子亦然,虽然不知道她们骂的是什么,但是幼小的时候知道对方那个词绝不是好话! 如果让熟悉两族语言的祝缨说,互相骂的词的意思大概就是“按倒放血的材料”以及“替我们养头的xx”。外人听着不觉得,实际的含义则要再算上几十代的血仇,双方一听就炸。 开始,苏喆是不打算自己动手的,她先看着,一听不是个好词,才上来帮侍女动手的。 祝缨道:“我道是为了什么?原来是因为这个?好啦,事情我都知道了。这个事儿先动口先动手的不对,以后不许这样了。石头、锤子,这次是你们受委屈了,挨了打知道还手,还不错。不过刚才拦着你们不叫打了,怎么不听呢?又不是只按着你们的手,不按她们的手。” 锤子机灵道:“大人,我错了。” 祝缨点点头,又对小侍女道:“也不怪你,你有家仇。不过以后呢,多想一阵儿再动手。阿喆,我只说你,你过来。” 苏喆走了上前,十分委屈:“阿翁,我没错。” 祝缨道:“你是因为他们骂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