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章 子不教,教之言……文武之争,天象之斗……

    第968章子不教,教之言……文武之争,天象之斗……
 


    “子不教,父子过!”
 


    “教不严,师之惰!”
 


    “张大圣人,这两句话可是明晃晃出现在你的语录经典里,据说可是你亲口说过的。”
 


    “难不成,这些都是假的吗!”
 


    徐信的声音在天地之间回荡,张扶摇沉默了下来。
 


    绝顶强者之间的对决,不仅是直接交手,言语攻心等方面也是一种交锋,更何况是号称“明理”的儒圣读书人。
 


    徐信一番话把张扶摇给干沉默了,主要是徐某人说的都是真话,大庭广众下的真相,才是最让他无法辩驳。
 


    儒家很多经典喜欢用“子曰”二字,自大秦覆灭,八百年以来,世上一代代读书人,都要诵读那些在圣贤书里密密麻麻的“子曰”二字。
 


    如今离阳大兴科举,士子更多,自然子曰更甚。
 


    徐信的话音带动一道晴天霹雳从天而降,老儒生依旧泰然自若,没有因为他的言语而动摇,只是瞥了眼那道雷霆,眼神似乎有那么一点点变化。
 


    偏偏,他没办法去反驳,张家世修降表这事情,大家懂得都懂,按照“子曰”的条条框框来算,那些“修降表”的张家子孙绝对是不肖子孙。
 


    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但张扶摇独占气运肯定是影响极大的一个因素,儒圣难成,且就算成就之后也容易遭劫,驻留人间过短,导致儒道修行法一直没能像道、佛、武夫一般降低门槛完善。
 


    原本时间线的轩辕敬城、曹长卿等读书人,入儒圣后下场都不怎么好。
 


    那种理想化的君子,圣人,真的就只是理想,真的做到那种程度,那就根本不是個人了。
 


    “佛道历代强者不断开道完善,何以儒道八百年来长进不大,皆是因为你害了历代儒圣。”
 


    或许不是看不见,只不过他自己也只是个凡人,俗人,普通人,有喜怒哀乐,有亲情师徒情……他并不是书籍中所描述的那个理想化的圣人。
 


    但实际上很多“子曰”的话,都是后人“整理”经典著书立传的时候加上去的,只不过很多“子曰”都非常有道理,更便于宣扬张家的名声,也更有利于“道理”的传播,所以张家默许,张扶摇本人也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