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我要做圣人,三不朽之“立功”(第2页)

 


    “爹,守仁呢……”
 


    徐信这边在王府安排各种出征事宜,下午的时候,刚刚得了兵部差事的王华急急忙忙的来到大堂寻找徐信,王老爷子正在喝茶养神,被儿子这么一吓,差点就被呛到了。
 


    “兵部那边的事情,交接好了?”
 


    徐信走入厅堂,就看到王华正给王老爷子顺背,他进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询问王华,在兵部的交接工作如何。
 


    “我领的从五品员外郎之职,哪有多少事情,早就交接好了。守仁啊,我听你谢伯父说,这一次闹的事情有些大,收押兵部一干官员,大举调动兵马,到底要干什么啊!”
 


    王华说话的时候提到了谢迁,所以他问的这个事情不仅仅是自己在问,同时也代表着浙系官员在问。徐信在朝中不算孤家寡人,但他毕竟还年轻,威望还略有不足。
 


    “我要做圣人!”
 


    徐信第一次向着王家的两位袒露真实的想法,王守仁在历史上就是一位“圣人”,不可能他徐某人穿越过来了,还把这个逼格给丢了。
 


    “圣,圣人?”
 


    王华被徐信的话给吓到了,古往今来,哪有读书人会这么直接说自己要做圣人的。
 


    “守仁所言的,是三不朽?”
 


    还是王老爷子反应更快一些,或者说老爷子平时和徐信更能聊到一起,谈论的比较多,所以更了解他一些。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有提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所谓的三不朽,就是源自于此,指的是一种理想境界,包括立德、立功、立言三个方面。
 


    这一概念强调,个人要在品德、业绩和言论等三个方面都达到一定高度,能称之为“不朽”,便可称为圣贤。
 


    按照苛刻一点的标准来算,儒家的祖师孔子、孟子这些,都达不到三不朽圣人的标准。
 


    古往今来,似乎也没人真正达到过三不朽。
 


    孔子虽然被后世吹嘘的很厉害,但他在世时的“立功”稍显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