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吸功大法开始游天鹤
第一百三十九章 不管怎么说,八十万对六十万,优势在我!(第2页)
北方义军进展顺利,自黄河至大都连成一片,关中、上都等各处重地也在义军兵锋之下。
徐信召集北方各路义军首领汇集大都,抽调各部精兵替换掉大都原有的兵卫,彻底清理了隐患之后,他顺势昭告天下自称明王,亲率大军讨伐北方各地不臣。
去岁六派围攻光明顶之前,东南乱起,汝阳王察罕为首的一批将帅领着北方精兵南下平乱,这也是北方空虚,被义军轻易席卷的一个关键原因。
大都不是没有能打的部队,但最能打的一批,全都南下镇压义军,此时知晓北方大变的消息,南方各部元军也都有了别样的心思。
南方各路义军纷纷起事响应北方,而朝廷派来平乱的各路人马,大致归于三部统属。
汝阳王察罕乃是其中最强的一部,另外还有中书平章政事孛罗帖木儿,北地汉人元将李思齐。
这三部人马汇集足有数十万之多,但朝廷当初将他们分别派出,就是想让三部彼此牵制,所以他们各自也都是有着矛盾。
不过当北方大变的消息传来,汝阳王察罕帖木儿和中书平章政事孛罗帖木儿,都是选择领兵北上,想要收复大都重立中枢为元廷续命。
而北地汉人元将李思齐则是态度暧昧,在两位“帖木儿”大臣谈判合流北上的时候,他周边的几部“义军”却突然爆发攻势,李思齐“无奈”下只能派兵苦战,养寇自重算是被他玩明白了。
当察罕和孛罗这两位帖木儿合兵回返北方的消息传来,位于大都的徐信立刻下令南方各部明教系的义军出动,命他们不论如何都得拖过三个月的时间。
察罕及孛罗麾下义军戴素北上,说是要给大元皇族复仇,乃是不折不扣的“哀军”,要真让他们势如破竹的北上复克大都,还真有可能将大元中央朝廷给立起来,这样想再彻底覆灭元廷,难度就会大上很多。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哀兵必胜不假,但若被持续拖延,那鼓噪起来的哀勇之气也会消耗殆尽。
就类似于上世纪小日子放话三个月灭亡中华,一旦被拖住节奏不能完成他们放下的大话,最后只会是陷入自我灭亡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