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君主年幼,当效相国,挟天子以令诸侯(第2页)

 


    “圣火熊熊,焚灭罪恶,黑暗将灭,光明再兴……”
 


    风云月三使同时飞出,十几个士兵很快就被打到,炽亮的火焰在皇宫大殿内升腾冲天,那前来朝奉的波斯明教使者队伍同时发作,皇宫各处燃起大火,整个宫廷也随之陷入混乱。
 


    大不里士城各处烽烟,徐信亲自率人抢下城门,然后在各处内应的配合下对着城中各处的武装反抗进行消灭。
 


    最先被灭掉的当然是守卫的军队和城中的权贵,皇宫这时同样出现乱子,导致军队指挥出现大问题,而这种夜晚巷战之中,武林高手的作用比小股军队更大。
 


    一方面有心,另外一方无备,而皇宫那边也是出了问题,最后的结果自然毫无疑问。
 


    当天边的太阳再次升起之时,大不里士城已经变了旗帜,楚邦王朝的末代君主马立克被杀,拥护他的贵族和宗教被灭,波斯明教攻下了这座城市,请出努失儿完汗安抚人心。
 


    努失儿完汗“重掌”大权,宣布楚邦家族为叛逆,支持他的大食教掌权家族全部灭掉,波斯明教则是上位新伊利汗国的国教。
 


    努失儿完汗暂且年幼,自然是要选择摄政大臣,徐信没有上位,但却推了黛绮丝去掌权。
 


    她的身份特殊,是波斯明教的圣女,在波斯这边本身就有着一定的拥护,比徐信这个东方面孔的中土明教教主更能让人接受。
 


    楚邦王朝在首都的力量被消灭,接下来的“平叛”就简单许多了。
 


    君主年幼,自当效仿相国,挟天子以平诸侯。
 


    没错,不是令,而是平。主要是整个楚邦王朝境内的武装力量就那么一些,最强大的一股就在首都大不里士城,中央被干掉了,基本就相当于宣布国灭,剩下的地方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反抗。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攻占大不里士城之后,经历血火的波斯明教很快从教徒当中拉出了一支成型的军队,接着便是以强剿弱,以多打少。
 


    战争想要打赢,就是靠的优势兵力干翻敌人的弱势兵力。而宗教最大的优势就是信徒多,只要能够成功磨砺出战力,有信仰的军队,就是非常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