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武证道:我!人族大都督豆兜豆
586章 撤兵提议
蔡荣打了一个败仗,退回了北武关,并将城门紧闭,从其状态上看,很明显短时间内是不会再次率军出关了。
就如同蔡荣自己说的,北武关在手,是打是攻,主动权永远都在他的手中。
反正他不急,真正急的应该是大㣧帝朝方面才对。
情况也确实如同蔡荣所想,大㣧帝朝这边,朝天殿上已经有了撤兵的声音。
打了快一年的仗,而且还是百万兵力的投入,每一天的消耗那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大㣧帝朝这些年积攒起来的家底,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消耗着。
以前大家看到北武关捏在了自己的手中,最差大㣧帝朝还能得到一个北武道,总体上来说也没有亏,甚至还有的赚。
可是自从北武关再次被大衍夺了回去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当初夺取北武关,就如同大衍夺北武关一样,都是拿海量的将士们性命去填的,如果大㣧帝朝这边再来一次,那就真的是得不偿失了。
本身抽调上百万大军,就让大㣧如同在走钢丝,如果再在北武道损失百万将士,四周的虎狼真不一定就坐的住。
所以在朝天殿中,当有大臣提出退兵的时候,预料之外又在预料之中的,却很少得到其他大臣的反对。
特别是那些老勋贵,清一色的站出来提议撤兵。
因为那么多的将士中,很多将领都是属于他们老勋贵的后代子嗣,老勋贵们不想让他们的子嗣在一场几乎看不到胜利希望的战场上继续耗着。
当初大㣧帝能发兵百万得到积极的响应,不就是老勋贵们看到了泼天的战功,所以才会积极,才会将自己的子嗣送过去。
当然,有人支持就有人反对,而反对之人也几乎都是杨三省这边的人,这些人在朝堂上,本就与老勋贵不对付,秉着敌人赞同我反对的原则,在朝天殿上几乎与老勋贵们吵成一团。
唯有大㣧帝坐在帝座之上,一言不发,最后的朝会也是草草结束,不了了之,并没有当场将撤兵的命令确定下来。
但是老勋贵们都知道,大㣧帝没有说话就是说明他的心也在动摇,后面只需要多加几把火,这撤兵必然将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