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诏令再下(第3页)

 “哼,祖庙选定之人又如何,在吾大商之中,一切都要听从本王的号令。”

 “待吾大计成矣,哪怕祖庙也要在吾之下!”

 帝辛紧紧握着拳头,仿佛要将整个天下都握在手中。

 没错,帝辛此次诏令,并非心血来潮,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有意为之。

 要知道,帝辛之前无论是召集诸侯嫡子为质,还是派遣暗线窥探八方诸侯,目的皆是为了削减各个诸侯的权力,将权力牢牢收归己手。

 质子之策为计长远,通过学馆潜移默化的培养,让这些质子对大商和自己这个王上有极大认同,将来承袭诸侯之位的时候,便是大商最忠诚的臣子。

 而暗线则如同帝辛散布在天下的眼睛,让帝辛知晓一众诸侯的一举一动,从而以不变应万变。

 无论诸侯们在领地内如何谋划,都逃不过帝辛的眼睛。

 伯邑考与妲己虽无任何不当之情,但谣言传出,对于大商王室的名声已然造成了极大损害。

 且背后牵扯到冀州侯苏护曾有意的联姻之举,这无疑是对帝辛王权的一种潜在挑战。

 在帝辛眼中,任何可能威胁到自己统治权威的行为,都如芒在背,必须予以铲除。

 而帝辛之所以没有下令处死伯邑考,除了之前所说,担心伯邑考与祖庙有所联系外,还有便是想借着这个机会,收一收西伯侯手中的权力。

 要知道,西伯侯姬昌在诸侯中颇具影响力,且势力日益壮大,隐隐有称霸一方之势。

 若是不加任何限制,怕是日后会成为大商基业的心腹大患。

 帝辛当然要借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好好地打压一番西伯侯。

 另外,责令西伯侯入宫,更是帝辛精心布局的一步妙棋。

 将西伯侯置于王城之中,置于自己的眼皮底下,帝辛便可以随时掌握他的动向,限制他的行动自由,如此一来,便能有效遏制其在领地内进一步扩张势力。

 虽说帝辛没办法将姬昌一直困在都城,但责令姬昌在都城反思数月还是没问题的。

 在这数月时间里,足够帝辛干很多事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