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风云录:大宋香菇草莓牛肉酱

第314章 风险与机遇并存(下)(第2页)

 随即,他想起了什么,转头看向张义:“小子,你有什么好提议吗?”

 张义头摇的像拨浪鼓一样,他真是怕摊上这种事,万一对方让他带着人,去莽莽大山里又或者荒漠中制作火药,那他还不如死了算了。

 见对方再次陷入深思,张义唯恐赵祯认准了自己,干脆岔开话题说道:“官家,其实对付辽国,小子还有一计。”

 赵祯果然被张义吸引了注意力,向他看了过来。

 张义这才说道:“官家,辽国是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策略。更是设立了汉人科举做官的政策,小子以为,这是我大宋的一个机会。朝廷完全可以秘密的培训一批人,以冒名顶替的方式,进去辽国官场。”

 不得不说,在赵祯眼里,张义的计划有些异想天开了。

 只听张义继续说道:“以皇城司的能力,完全有能力搞到一些真实的辽国身份,到时候,安排咱们的人进入科举考场,并非什么难事。一旦科举高中,被选派当了官,通常都会在西京大同府,又或者南京析津府一带。这时,皇城司又或者其他衙门,可以协调配合,给这个秘谍送些功劳过去,以达到升官的目的。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十年内必定见到效果。”

 这么一番详细的介绍,倒是让赵祯再次陷入了沉思。

 不过,老太监却面露鄙夷的说道:“那些个文人能干什么?吟诗作词?还是伤春悲秋?”

 张义没有和对方吵架的兴趣,平心静气的说道:“只要官位够高,就可以左右辽国朝局。哪怕官位低些的县令,在两国开战之时,私开城门迎宋军进城也不是不可以。总之,这些都是一步暗棋,就看关键时刻,你怎么使用了。”

 老太监皱眉看着张义:“你怎么会想到这些的?”

 张义双手一摊:“简单啊,从韩州身上学的。你别小看文官,这些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真等到发挥作用的时候,破坏力会超乎你的想象。”

 其实,他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就是别管他有枣没枣,先打三杆子再说。他就不信了,这种全方位立体式的围剿,总能在辽国的身上找到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