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有没有一刻心痛和感激她的付出?(第3页)

  “娘,我知道。”

  妇人抱起未雕完的木雕进入内室。

  其实主屋是一间大长房,外面一半,靠右边墙,是小丫头睡的炕,左边是一张吃饭的木桌,之前妇人一直坐在木桌前,做木雕。

  一道木门进去是内室,妇人的房间。

  扎腾一天,几人合力把木屑、炕床收拾好,熄灯而睡。

  半夜,沈七芽迷糊醒来,仍见内室有灯光。

  估计,惠娘一直在赶工木雕,不由得想知道:不知她那在泰州府读书的男人有没有一刻心痛和感激她的付出?

  一个小女人挺着肚子,孤身一人带闺女生活在简陋的茅屋里,日夜不停地雕木,赚银子,不仅仅养活娘俩,还得养活在泰州府读书男人和婆母。

  这样的日子苦吧?

  只是,沈七芽看不到生活的苦涩在她脸上停留,反倒是,她习惯这种生活,甘之若饴,没有抱怨,没有指责,有的只是期待。

  期待有一天,心头中的那个男子回来,做个记账先生,不求大富大贵,只求一家子聚在一起,简简单单地生活,心满意足。

  次日起来,白族戏院的人体谅她们母女生活不易,拒绝惠娘米粮提供,收拾物品,准备离开。

  “婉丫头,这银子,你拿好,一会儿交给你娘。下次,我们再路过大谷镇时,再来看望你们。”

  白老太太从村长的手里接过二两银子,递给小丫头。

  “不要。”

  小丫头连连后退,将自己的手背藏在身后,“我娘说,我不能拿你们任何东西。我娘能赚银子,她一个木雕能卖五十文,好多银子呢。你们这是要去哪?”

  小丫头不肯要,白族人只能暗自决定,下次有机会经过这里时,他们再给惠娘的孩子买点物品、布料,以做感谢这次母女俩收留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