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有没有一刻心痛和感激她的付出?
“他们只是挡富贵人家索要银财,穷人,他们不拦。他们自己有种田,种菜,偶尔吃不完,还会送给其他孤儿寡母。”小丫头是本地人,滔滔不绝说起来。
很快和白族戏院成员打成一片。
用完晚膳,小丫头代表她娘,邀请妇人进屋过夜,据说小丫头说,他们家有三张炕,一张在她奶奶的房间,长期上锁,进不得;
一张是她爹娘,一张是她。
就是说,真正能睡人的就是小丫头房里那张炕。
村长他们让白老太太、沈七芽、十五、玲丫头她们四人进屋过夜,白老太太年纪大,最受不得寒;
沈七芽去年大伤,至今未养好身子骨,她力气没有半点增长,这是族人认定她身子骨未伤好的根据。
她又是戏院中挑大梁的人,垮谁,都不能垮掉她的身子。
虽然还没入冬,但一场秋雨过后,凉得手指发麻,能进屋睡炕,自然是最好。
十五、玲丫头,随戏院出来,就她们两个小丫头年纪最小。
四人加小丫头,一个炕,五人,睡得下。
随小丫头进到主屋,沈七芽看到一个挺着六个月大肚子的妇人坐在椅子上,就着昏暗的灯光,右手持雕刀,正在雕刻左手中“牛”造型的木雕。
脚下落下一堆堆积到她小腿高的木屑,可见,她一直在雕刻。
一刀一刀地雕刻,不曾停歇。
看到沈七芽她们进来,放下手中的雕刀和“牛”,麦芽色的肤色,是农家人特色的色彩,眉清目秀的脸孔,带着淡淡的笑意。
双手抱着肚子艰难起来,给沈七芽四人倒水,脸上的笑意化为歉意,“小妇人夫君不在身边,一直避而不见,真是失礼。”
“不用张劳,惠娘,你身子重,别累着。几个月了?”白老太太过去,把惠娘扶到她之前坐的小桌前,沈七芽接过水壶,着手给每个人倒一碗。
“不累。乡下人没有这么娇气。”
惠娘摆摆手,倒不拒绝白老太太搀扶扶,坐在木凳上,低头轻抚腹中的胎儿,脸上溢满母性的光辉,温婉动人,“快七个月了,可能孩子不爱长,看起来,肚子有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