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载入史册,共襄盛举!(第2页)

   陶歌说∶“其实61万册征订出乎大家意料,却也情理中。

   从“风声”到“潜伏”,再到“哈利波特”、“发条女孩”和“冰与火之歌”,你早已用铁一般的事实告诉是世人,凡是沾上你的相关机构,都跟着发了横财。

   所以你新书的征订数据能够水涨船高,能达到令人惊艳的61万册也就不难接受了。

   更何况…”

   话到这,陶歌喝口水继续说:“更何况这些年你在国外扬名立万,却在国内已经有2年没发布新书了,国内很多视你为偶像的年青人都在憋着一股气,都在等着这一刻,有这么一波大爆发那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张宣咧嘴笑:“哎哟!你再夸,你再夸我就不是有点飘了,而是飘天上去了。”

   陶歌优雅地换个坐姿,“人民文

   学之前保留的第一次征订数据是你的“潜伏”创造的,38万册。

   时隔两年,你又缔造了新的记录,而且几乎翻倍了,这是了不起的成就,姐允许你飘一会儿。”

   不等回话,陶歌继续道∶“按照惯例,我们召开了新书征订会议,来自各省市的新华书店负责人齐聚一堂,给他们看了文章开篇。

   结果反响很热烈,不等我们动员,他们就纷纷报了征订字数。”

   张宣内心很得意:“碰到我这样的大牌又有实力的作家,你们人民文学是不是很省心?“

   陶歌难得地没反驳他,“确实很省心,在内部会议上,洪社长提出首印120万册时,社内高层提出了不同看法,都认为120万册少了,最后把首印硬生生提高了一茬,达到了史无前例的150万册。”

   听到150万册,张宣心头有些压力,但还是信心十足地自我打气∶“等着看,“人世间”值得起这待遇。”

   陶歌说:“姐在等着,大家都在等着。我听一些朋友说,很多报社都已经开始撰稿了,都备份了两稿。”

   张宣诧异:”两稿?”

   陶歌帮他解答∶“一份是乘风起势的赞扬稿,另一份是防止你遭遇“滑铁卢”而准备的。”

   张宣郁闷了,“这些都是小报纸吧太没眼力见了。”

   陶歌说:“确实都是小报纸,他们没渠道弄到你的复印稿,只能臆测。

   而和我们关系密切的大单位就不一样了,第一时间就拿到了“人世间”的部分手稿,心里有数。”

   …

   接下来的日子,全国媒体报纸都在刷屏。

   都在疯狂报道。

   疯狂报道张宣的新书“人世间”。

   《三月新书“人世间”,王者归来!》

   《作家三月震撼之作!征订破百万,史无前例!》

   《你准备好了吗?作家三月携传世名着来袭!》

   《本世纪最后的大师之作“人世间”!》

   《一代文豪新作“人世间”!》

   《人世间!鸿篇巨制!》

   《回归传统文学,“人世间”勇攀最高峰!》

   …

   娘希匹的!

   看看这些标题取的,张宣这张老脸都红了。自己已经够嘚瑟了,这些报纸竟然比自己还能嘚瑟!

   不过嘚瑟归嘚瑟,但真心骄傲。

   为什么骄傲?

   那是因为有资本!

   “人世间”经过紧锣密鼓的印刷上市后,在读者和文学界掀起了一场风暴!引来了一阵狂潮!

   对,就是风暴!就是狂潮!

   先说说读者和市场反应。

   11天!

   仅仅11天时间!

   在读者排长龙争相购买的情况下,首印150万册很快就告售罄。

   看到报纸上都在大肆报道全国各大新华书店严重缺货,伪装一番的张宣还亲自去了中大附近的新华店实地验证了一番。

   所言不虚,新华书店确实没货了,而外面排长队的人却还一直不散。

   私访完第一家新华书店,张宣想了想,怕一家书店不具代表性,所以还特意去羊城其它的新化书店转了一圈。

   结果都一样:断货!严重断货!

   望着外面吵嚷嚷的画面,张宣有些焦心,这些可都是钱啊!

   这些都是自己的正版支持者啊,要是正版书没供应上,那可就便宜盗版书了。

   给陶歌打电话,问情况∶“你们第二批书什么时候出来?”

   陶歌回答道:“昨晚已经连夜出了第二批,拢计129万册。

   目前还在加班加点印刷,三班倒印刷。

   为了和盗版书抢时间,人民文学还特意联系了几家大的印刷厂。”

   张宣听得

   默不作声。

   见他有情绪,陶歌解释∶“我们知道会大卖,但所有人都没想到会爆发的这么猛烈!

   毕竟“人世间”是传统文学,能看懂书的人都必须具备有一定阅历和文化底蕴,所以我们还是思想保守了。”

   张宣问:“什么样原因导致的?”

   陶歌说:“我们派人做过市场调查,在全国各大新化书店一共采访了1300名读者。

   收集的信息显示∶有些人是你的铁杆读者,自发购买,这类人占绝大多数。

   还有些人是冲着你的名气来的。按他们的话来说就是你在全世界名声那么大,身边的文化人都购买了,茶余饭后都在谈论“人世间”,自己不买一本会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得,这些人完全是为虚荣心买单,用来附庸风雅,填充门面的。

   说着说着,陶歌忽然笑了,只见她讲∶“你知道不知道?有一小撮人是因为迷信而买你的书。”

   张宣眼睛大瞪:“迷信?”

   “对,就是迷信!”

   陶歌说:“不过因迷信而你买书的都是些大妈大婶。

   她们说书生克邪压鬼,说你是什么文曲星下凡,你的书自带文气能镇鬼驱邪。”

   “……“

   张宣听懵逼了,彻底不会了。

   啥时候自己干起了钟馗的买卖?

   有那么一刻,他都以为自己穿越到了聊斋世界。

   他奶奶的!这些大妈大婶的想象力还真是够可以的。

   随后他又忍不住发散思维∶现在是买自己的书,下一步是不是要把自己的画像贴大门上了?

   就像那门神二人组秦叔宝和尉迟恭一样?

   秦叔宝贴左边,尉迟恭贴右边,自己挂上面,刚好组成对联,上联、下联加横批都凑齐了。

   陶歌说:“现在你的新书都成了一种盛世,你可以去去看看报纸,多多了解情况。”

   “成。”

   挂断电话,张宣开始翻阅双伶买回来的几十份报纸。

   地方报纸暂放一边,他先挑有影响力的大报纸翻阅。

   首先挑的是某报,上面果然有新闻,还是头版大篇幅的社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