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行程,生个儿子(第2页)

   “啧啧。”

   陶歌啧啧一声,夸赞道:“真是难得,头一次关心姐。”

   和陶歌结束完通话,张宣又把电话打给了文瑜,可还是没人接。

   随后他给陈燕发短信:双伶她们呢?

   陈燕秒回:在看演出。

   原来如此,张宣把手机放床边,准备睡觉。

   次日,几人起得很早,吃过早饭就往火车站赶。

   候车室,张宣拿着米见的火车票瞅了瞅:“你们是硬座?”

   米见说:“买迟了,没买到卧铺。”

   见他没做声,米见猜到了他手里的票,“你的是卧铺?”

   张宣说是:“下次买车票、机票这种东西,我可以直接替你代劳。”

   从长市到郴市的火车大概需要4个多小时,一行人计划到郴市吃中饭。

   候车室人山人海,但好在是冬天,异味少了很多。一上车,张宣就问乘务员是否还有卧铺?

   乘务员说有,不过价格比平时贵一点儿。

   哟,这是老套路,老男人见惯了,用周一围的话来说:得加钱!

   数出一把钞票,四人顺顺利利进了卧铺车间。

   刘怡把东西放下,然后忽然问张宣:“你妈妈身体怎么样?”

   张宣回答:“这两年身体一直还可以。”

   相比前些年的大病小病不断,这几年吃好喝好玩好的阮秀琴确实还可以,最多有点小毛病缠身,算不得什么大事。

   刘怡又问:“你是哪一年出生的?”

   嗯?这个问题好熟悉啊!

   前生也这么被问过,那时候的刘怡是准备催婚的,只是没想到问完后没多久就不许他上门了。

   那态度可以说很是不好,甚至算得上凶残!

   也正是这一回,米见在他面前头一次偷偷抹了眼泪,那晚张宣是在陈日升家里过的夜,米见只在家呆了一晚上,第二天清晨就带着他回了京城。

   前生的画面在脑海里一闪而过,张宣回答道:“阿姨,我是75年的。”

   刘怡和米沛对视一眼,这是同年。

   现在邵市很多地区还流传着一种说法,结婚不同姓不同年。这个念头一起,刘怡没往下问。

   由于是大雪天,相对而言火车好像比平时慢了几分一样,不过还是在中午12点到了郴市火车站。

   每次从郴市火车站下车时,张宣心里总萦绕着一种复杂的情绪:喜欢这座城市,也有点抗拒这座城市。

   喜欢嘛,那无疑是因为米见了。

   抗拒的理由也简单,在这里没少吃闭门羹。

   舅舅开了一辆面包车等在火车站,似乎老早就从妹妹口里得知张宣要过来,所以见到张宣时一点也不意外,非常热情。

   “舅舅,东西不重,我自己来。”张宣如实说。

   舅舅笑呵呵地,帮着提过了东西。

   张宣:“.....”

   道路宽阔,这年头不存在堵车,从火车站到北湖,面包车前后只用了几分钟时间。

   跟着走到楼下时,张宣对旁边的米见小声滴咕:“我忽然有些紧张。”

   米见漂亮的眼睛看向他:“为什么?”

   张宣说:“从舅舅之前的态度里,我们已然像是领了证的夫妻。”

   闻言,米见好看地笑了,难得俏皮地说了一句:“那你加油。”

   “见宝来了,张宣来了!”

   一进门,奶奶就无视走在前面的刘怡和米沛,把目光投向后头的张宣和米见。

   “奶奶。”

   “奶奶。”

   米见喊,张宣跟着喊。

   米见小姨也在,小姨夫大肚便便的也在。

   上次见到张宣,老刘一家人还处在猜测当中。而如今,可是真真正正把张宣当见宝男朋友了,态度好的不行。

   有些意外,刘欣和她男朋友也回来了。

   见他疑惑,米见解释道:“表妹年底订婚。”

   对这件事,张宣还真不知道,“这么早?她男朋友不是才毕业吗?”

   米见说:“表妹放弃水厂工作北上,男方这是给舅妈一个交代。”

   张宣问:“你表妹现在在京城做什么?”

   米见说:“听从你的建议,半工半读。一边读书,一边在一家糕点店当学徒。”

   张宣道:“糕点店不错,她要是学成了,将来需要房子和启动资金的话,可以来找我。”

   米见说好,帮表妹记下了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