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大远航切割磁感线
第716章 没有意外(第2页)
同时人类获得的还有四十年的近距离黑洞观测数据。
不论是理论还是实际探测数据,都是人类的财富,虽然目前人类的科技造物还无法越过最内稳定圆轨道,没法真正涉足光子球内部、更没法踏入事件视界面以及黑洞内部,但这些数据也将会为人类后续探索黑洞打下坚实基础。
这种近距离探索黑洞的经历和所获得的数据在也就流浪型文明能较为轻松获得了,当然也要有足够运气能在宇宙旅行中碰到黑洞,就如人类这般。要么就是为了探索黑洞而展开远航,定居型文明想要获得这些数据,就必须组建远航舰队前往数千光年外的星域。
就拿人类来说,如果一直可以在地球,那么如果启动了某个黑洞探索科研任务,那就得组建一支大舰队跑到两千八百光年外才能抵达距离最近的黑洞。
显然,三级文明层次的航行技术是很难办到的,因为那意味着六千年以上的远航,毕竟要把补给维护的时间都算上,如果遇到一些宇宙突发事件可能还会更久。
也就四级文明能才能用有效进行如此尺度的远航。
不过反过来看,只要文明想进步,只要文明想继续提高自己的科技层次,远航是必须的,就是主体文明不去,也要出动科考舰队去探索,因为没准某个前置科技思想萌芽就隐藏在那茫茫星海里的特殊天体中。
没准某些科技某个理论的提出,就需要近距离观测黑洞或者其他特别天体才能得到相关数据。
此次黑洞探索不止令人类得到切切实实的科学数据,也让人类高层意识到这些数据的宝贵,高层们甚至觉得,如果真有那种传说中的公平星际交易市场,那这些观测数据没准还能拿去卖。
有市场需求,就会有相关商品。
就如人们认知的寿命药剂、合金材料、科技资料、科技造物、生物圈资源之类的一样,毕竟消息都可以成为商品,人类都还记得当初拿假消息卖给耐尔文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