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巨商崛起人狼预言家

第四百八十七章 二百四十万美元,也不算很多(第2页)

    “二少爷所说的能解决北大财政问题的办法是?”马裕藻问。

    叶洛笑着说:“很简单,找商人们捐资设立助学基金,可解北大燃眉之急。”

    “可北大的情况众所周知,哪有商人愿意出钱.”马裕藻还以为是什么好办法,一听是烂大街的助学基金,顿感失望,但话才说到一半,便自行打住了。

    叶洛用手指点着自己,笑而不语。

    商人逐利,换在任何年代,任何国家,这点都不会发生改变。

    因此没商人愿意捐资给北大,再正常不过。

    但仔细一想,愿意出钱的商人不就在眼前吗?

    鲁豫才皱眉道:“北大教师等公职人员上千,以平均每人500大洋的工资来算,一月光工资支出便得五十万大洋起步,再算上其他开销,我估计少说也得八十万大洋一月,还有基础建筑、科研经费.”

    这天文数字一说出来,马裕藻心中刚燃起的火焰顿时被扑灭。

    每个月八十万大洋起步!

    再有钱的商人,也不会愿意将钱财这么浪费吧。

    “八十万大洋折合美元约十六万,算他二十万好了,一年就是二百四十万美元,这数目确实不小”叶洛心算一阵,笑着说道,“但也不大。”

    

    躲在厨房里偷听的马珏听到叶洛那句“但也不大”,感觉心尖微微颤动了下,浑身燥热起来。

    二百四十万美元!

    这也不算多吗?

    鲁豫才和马裕藻纷纷看向叶洛,有点疑惑和震撼。

    他们知道这位上海滩二少爷很有钱,但具体多有钱,想象不出。

    毕竟此时的民国,即便近几年通货膨胀,像马裕藻这样的中产家庭,家里存款也不过几万大洋,那都已经击败全国90%以上的家庭了。

    几十万,上百万的大洋,也就那些租界洋人、买办大亨和军政高层能拿出来了。

    上百万美元.想都不敢想。

    “当然啦,这钱肯定不可能我一个人出。”叶洛笑道,他是很有钱,但也不是冤大头,“所以我想弄这么一个助学基金,联合一批志同道合的商人,一起解决北大的财政问题。”

    “我好像明白了.以二少爷在商界的名气和威望,若主动提出设立助学基金,必将有一大批商人愿意跟风。”鲁豫才恍然大悟。

    他们都低估和忽略了叶洛在民国商界的赫赫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