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图春史平且安

第531章 淮南长定府(第2页)

 剩下的四成,一半用于长定府日常所用,一半则归还长定府的百姓。

 为减少官员的工作及方便百姓,在实际操作上,那归还百姓的一半,则是直接减免了。

 对于这个奏疏,永宁帝自然无比高兴地准允了——长定府的赋税九成用于长定府,当然比落入长定公主府要好啊!

 为此,永宁帝还下了一个旨意,对此事在淮南道各府宣扬、大加褒奖,而长定府的官员和百姓得知此事后,内心的感激和震动就难以形容了。

 直接减免了两成的赋税!

 这是来自国朝的恩恤,更直接地说,是来自长定公主的恩恤!

 因此,虽然郑吉从来没有来过长定府,但是长定府的官员和百姓都知道她,哪怕前些年她给别人的印象都是骄纵、愚蠢,但在长定府这里的名声却是极好极好。

 百姓最清楚谁是真正为他们着想的人,也

 最为维护真正为他们着想的人。

 “其实,那都是外祖父和母妃的决定,本殿是半点都不清楚的。”郑吉笑看着杜凤句,坦然道。

 她那会儿才十岁,能知道什么呢?

 其实,也与年龄无关,前世在人生变故之前,她对此同样是一窍不通的。

 直到凤句救了她、教了她,她才知道当时母妃代上的这一个奏疏,对她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

 母妃,是给她留下了一个火种,一个重新回到京兆、真正成为长定公主的希望。

 杜凤句点点头,评价道:“娘娘和姜老的确眼界非凡,殿下有这样的至亲,实乃大福分。”

 长定府的赋税,这是庞大的财富,而且是年年产出,这无论对谁来说,都是巨大的诱惑。

 即使是首富姜家,也同样会心动。

 谁会嫌弃钱财多呢?

 但是其时的姜宝善和姜贵妃内心足够清醒、目光足够长远,行动也足够克制,因此才有了那份奏疏。

 庞大的财富固然重要,但是郑吉只是一个十岁的女孩儿,又有独宠后宫的母妃及首富外祖父,就钱财而言,已经太够太够了。

 这样的钱财,用于军中、用于百姓,会比用于长定公主府会有用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