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随云溪
伤疤 老天爷不给活路(第2页)
好过在家里胡思乱想。
陈有田点点头,自己去拿碗在堂屋的冷水壶里倒了半碗水喝了,转头去院里扛了锄头就往地里去。
秦芳娘有些莫名:“娘,他这是怎么了?”
陈婆子看看她。
怎么了,想起大郎了呗。
这粮价怎么涨的,还不是因为连年征战,朝廷粮食不够了,提前征税,大家手上粮食都紧,又碰上北边闹灾,可不就涨了。
因为长孙的死,沾着征战这事就是捅了儿子的心窝子。
和沈家不同,沈家是沈三花了银钱做的手脚把年龄不够的沈烈推了出去,他们家大郎却是心疼他爹,主动找里正改的名字,名单都报上去了,临要走了,家里人才知道,换都没能换回来。
初听说大郎和沈烈同在一营,那一营将士都没了的时候,陈有田是恨不得自己去死。
这过了半年多,人才渐渐缓了过来,只是心里到底好没好,这家里谁都清楚。
好不了。
可这话能跟儿媳说吗?
两口子对儿子的爱是一样的,儿媳没往那边联想,她何苦提醒,揭她伤口才结的痂。
所以陈婆子只是摆手,道:“估计是想到北边受灾严重吧,咱当年也是逃荒来的。”
秦芳娘想着当年家乡遭灾,一家人逃难来的那一路,叹息一声:“哎,这老天爷不给活路,人是一点辙儿也没有。”
三个人采叶子采得热火朝天,陈有田也到了家。
陈婆子坐在院里绩麻,看到儿子挑着桶回来,诧异:“这么早回来?”
说话间起身往自家那一担桶里瞧,见里边除了早上提出去的篮子,还有自家一个陶盆,“怎么样,还顺利吗?”
陈有田放下担子,点头:“顺利,我那鸡蛋都是沾着她们的光,早早卖完了。”
陈婆子来了兴致,让儿子给细说说情况,又看一眼院外,不远处就是沈家,她招呼陈有田:“进堂屋说去。”
秦芳娘本来在西屋织布,听着动静也停了织机出来,婆媳两个一起进了堂屋,听陈有田说桑萝今天赶集的情况。
陈有田看着自家老娘和媳妇这架势,一时沉默了。
他就不是个口舌利的,干巴巴几句话,把桑萝今天带了多少神仙豆腐,卖多少钱一块,又买了什么回来,就没了。
末了想了想,把桑萝在集上特别能张罗,吆喝的词儿都不带重样的事说了说,又说起在山边桑萝就改走了山路的事,道:“是个有成算的。”
陈婆子觉得挺好:“有成算才撑得起家呢。”
秦芳娘则是羡慕:“就这半上午工夫,赚了五十多文啊?”
这在农家真是巨款了。
像她男人今早提出去那十几个鸡蛋,是他们家攒了六七天的,平均平均在鸡蛋这一块,一天的进项也就两三文钱。
陈有田摇头:“不止,还有些是拿东西换的,如果算上那些东西的价值,估摸着得有六十多文。”
秦芳娘听得张口结舌,羡慕得话都说不出来了。
一天六十多文啊,五天一个集,那一个月是多少?一年又是多少?
她算不出来,只觉得一定是她想都想不出来的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