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快速升级(第3页)



    男人身兼数职,店主,采购,大厨,杂工等等。



    日子过得说不上富裕,倒也平安和美。



    过了一会儿,老板娘回来了:



    “熟的没多少,冻的有500个。”



    搓了搓手,又道:



    “我们都是现包,冻的没有现包的口感好,存了些冻的,是为了应急,怕偶尔忙不过来。”



    “500个我先拿走,您再给我包1万个猪肉大葱的,我后天下午来拿,行吗?”



    小店一天也就卖60多屉包子,1万个够他们卖20天的。



    老板娘眼睛亮了,赶紧招呼男人出来。



    男人算了算:



    “成,我一会儿关门歇业,专门给你包,拉点晚。后天您晚点来,万一包不完,有多少算多少,您看,成吗?”



    “成,不过,你们得保质保量,得跟我现在吃到的一个味儿,别我买的多,就糊弄我,那可不行。”



    男人正色道:



    “您放心,您订的多,我还怕得罪您,走了客呢。”



    左灵给老板娘转了5千块钱订金。



    接了大单,夫妇俩心情好的不得了,走路都带风。



    吃完饭,老板娘笑着送左灵。



    花银子的感觉好,被人恭维着的感觉更好。



    不仅店主夫妻走路带风,左灵也像风一样刮进清真一条街。



    说来可笑,她来清真一条街,奔着三样来的,地瓜干、糖葫芦、卤牛肉。



    她想把吃过的好吃的,先囤一波。



    来清真一条街的,好多都奔着名吃甑糕来的。



    左灵买过,没觉着多好吃,包括好些人吹捧的驴打滚。



    不是说这两样不好吃,是做的人有问题,太偷工减料了!



    驴打滚没韧劲儿,松松散散,毫无嚼劲儿,还不如街边的小商贩做得好。



    甑糕甜的腻人,左灵第一次买时,差点没吃进去,不想浪费东西,勉强吃完。



    地瓜干、糖葫芦、卤牛肉却很惊艳。



    吃了清真一条街的糖葫芦,才知道什么叫糖葫芦好吃。



    打小吃糖葫芦,左灵就奇怪,有啥好吃的,山楂生的带绿心,糖裹的恨不得把嘴沾上。



    清真一条街的糖葫芦,山楂上裹薄薄一层糖,不注意,以为没挂糖呢,却格外的好吃。



    又酥又脆,不沾牙,糖葫芦的外衣也好吃。



    问别人,才知道外衣是用糯米做的。



    地瓜干也是左灵吃过的最好吃的地瓜干,肉厚厚的,软硬度适中。



    卖卤牛肉的有两家,一家吃过还想吃。



    另一家,花了100多块钱买了一块,又咸又腥,吃几口扔掉了。



    味道天差地别,吃过好的,味不好的,进不了嘴了。